1934年,红色特工奉命打入敌营,可随着官越当越大,他的心也越来越慌,连忙请示组织,是否可以继续往上爬。
这名红色特工名叫李时雨,1908年出生于黑龙江巴彦的一个农村,1928年考入国立北京政法大学,在大学期间,他逐步接触到先进思想,内心深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目睹了“九·一八”事变给国家带来的创伤后,李时雨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31年12月,李时雨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始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
此后,李时雨先后做为学生领袖,多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运动,他也曾率部毙伤多名日军,还曾以隐蔽身份,参加革命先烈李大钊的葬礼,秘密为李大钊护灵。
1934年,李时雨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彼时他刚刚从政法大学毕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觉得李时雨情商高,又有知识文化,决定派他前往东北军潜伏。
虽然,李时雨深知地下工作者的危险性,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并在昔日同窗好友张学孟的举荐下成功打入东北军,担任中尉办事员。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原东北军成员大部分都遭到了裁撤,李时雨深知自己即便留下来,也不可能被信任,无法获取有用情报,于是他决定离开东北军。
经过一系列的缜密行动,李时雨在组织的安排下,成功潜入日伪机关,先后在天津担任检察官和法官,自此他又利用这一层身份,向组织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而且,由于李时雨的特殊身份,日本特务机关专门给他提供了一张特别通行证,这张通行证可以畅通无阻的在北京、天津等地通行,李时雨曾多次用这张通行证,为组织传送信件以及运送物品。
比如,一次组织想将电台机械和马达从天津运往河北,可这些物品足足装了3个大箱子,很难悄无声息的运出天津城。
李时雨接到这个任务后,开着法院的车把这些物品运回到办公室,后来又悄悄运出城,在出城期间自然遇到了敌人的盘查,由于李时雨有特别通行证,敌人没有彻底检查就痛快放行了。
除此之外,李时雨还利用自己的法官身份,营救过我方被关押人员,比如地下工作者冯冀被抓后关在天津,负责审理冯冀的正是李时雨所在法院。
李时雨利用工作便利,悄悄潜入装有冯冀卷宗的房间,成功将卷宗偷出并秘密销毁,致使法官在审理该案时,缺少了关键证据。
随后,李时雨又积极帮冯冀沟通,给负责审理冯冀的法官送礼物,还宴请相关负责同志,最终在众人的帮助下,法庭以证据不足为由,宣布冯冀无罪释放。
1939年,汪精卫投敌卖国,筹建汪伪政权,为了网罗人才,汪精卫派李时雨的老乡朱晶华,找到李时雨,劝说李时雨加入汪伪政权。
李时雨立即将这个情况向组织汇报,组织研究后决定,同意李时雨加入汪伪政权,以便提供更多汪伪政权的情报。
加入汪伪政权的李时雨很快就得到重用,先是被任命为汪伪政权法制专门委员会委员,随后又担任了上海保安司令部秘书处长、军法处长、警察局司法处长等多个“显赫”职务。
李时雨利用这些身份,与敌人斗智斗勇,获得了汪伪政权的大量情报,并及时将这些情报传回了组织,为组织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李时雨还营救了包括杨靖宇弟弟在内的多名我方同志。
1945年,军统特务劝说李时雨加入军统,李时雨请示组织后,又成功打入军统,被任命为军统上海第二站第二组组长,授少将军衔。
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李时雨犯起了愁,十多年来,他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游走于多方势力之间,不断转换身份角色,他的官也越当越大。
对于一名情报人员来讲,这未必是好事,因为这容易招来很多麻烦,另外他也担心组织对自己的看法,他害怕被人说成是官迷。
随后,李时雨就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组织,组织很快就回复了李时雨,组织告诉李时雨,要把握好机会,大胆往上爬,组织相信他的忠诚度和能力。
得到组织的支持后,李时雨如释重负,主动与军统人员交好,获取了包括国民党军队动向、人员构成、军力部署等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这些情报源源不断的传回了组织。
然而,随着大量情报的泄露,军统还是注意到了李时雨,并于1946年3月将李时雨逮捕,李时雨被捕后,面对各种酷刑始终没有松口,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
1946年12月,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李时雨还是被判刑7年零6个月,1949年2月,由于国民党财政紧张,不得不释放一批15年以下刑期犯人,经过疏通,李时雨获释出狱。
出狱后的李时雨,在组织的指示下,利用自己从前的身份,与上海相关上层人士接触,并积极宣传我方政策,很快就收获了良好效果。
然而,李时雨的这一举动,吸引了特务的注意,特务随即对他开展调查,组织为了他的安全,及时安排他撤离了上海。
1949年4月,潜伏敌营15年后,李时雨回到组织的怀抱,并且对外公开了身份,后来李时雨先后在党政军机关和统战部门工作,并于1982年离休,1999年,李时雨病逝于北京,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