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年,朱温召儿媳王氏侍寝,王氏在朱温耳边轻声道:“家公你要注意你儿子怕有谋变。”朱温哈哈大笑:“放心,他才不敢!”没想到,很快朱友珪带兵500闯入寝宫,朱温大怒:“逆子!”
朱温的成功可以说是生对了时代,平安盛世当中他这样的奸诈圆滑之人没有家世的加持必定会一事无成。
但生于乱世,又加入了黄巢麾下,他无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谋略家。
朱温本就不是什么忠义之士,在认识到黄巢已经失势的时候,便适时投诚了,因为他的这一举动,什么都没做就成为了宣武军节度使。
但是当他看着周围一个个城池在饱受着战乱之苦的时候,他才开始忧心自己的处境,守着这样一个“虚职”而军事实力却一塌糊涂。
再加上他叛军的身份,黄巢哪能轻易放过他,也是他运气好,当时赶上援军来助,所以他这一次幸免于难。
不得不说,他很会观察局势,先保存实力再紧盯着周围的城镇的情况,一有漏洞他就率军出征,顺利将其吞并。
之后他更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识人眼光,借着自己的姓氏招揽了两个“异姓兄弟”,他的实力自然大大增加。
而边孝村一战更是让他声名鹊起,之后更是废哀帝,自成霸业,彼时他成为了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梁太祖”。
朱温成就大业别的不说,他的原配妻子张氏就不能不提了,她可不是个一般的女子,别看她养在深闺,但是面对这天下局势她却看得很清楚。
刚柔并济用在她身上是再合适不过,朱温的性子并不好,她也很清楚丈夫的性格会导致他渐渐失去人心,并且对战局不利。
所以经常能够在旁提点和教诲,而朱温这样易怒又自大的性格偏偏就被张氏这样的温柔刀拿捏的死死的。
所以有史学家才会说“张氏不死,后梁不灭”,这也是对她处世智慧的一种认可。
果然,她在的时候,朱温不论是对于杀戮还是对于酒色都比较节制,冲动行事之下必然会被劝回。
建国之初倒也真的为国家做了不少利民安邦的政策,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这样的日子继张氏的离去也全变了,朱温到底是个耐不住寂寞的,想想自己前些年一直征战沙场,在刀口上讨生活的日子。
于是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当上了皇上就应该好好享受,但是这朱温仅仅只是放纵享乐也就罢了,他还偏偏喜欢玩刺激的。
只要是他看上的美色不论身份,无一不可,连自己的儿媳王氏都敢染指。
而这个王氏正是朱友文之妻,在朱友文出征之时,被召侍寝,而朱友文回来之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以此作为自己争权夺位的利器。
要不说这枕头风就是厉害呢,王氏在床上的一番话,就让朱友文这个义子压过了朱友珪一头,甚至连传位都被左右了。
此番情形,令朱友珪崩溃不已。
所以朱友文一怒之下率军杀进皇宫,而朱温对于外面的风吹草动竟然一概不知。
而且在他内心深处还是认定自己的儿子并不敢违抗自己的命令,可当他看到自己的亲儿子拿剑指着自己的时候,才真的傻眼了。而此时宫中的侍卫早已经被制服。
朱温是退无可退,朱友珪不给他任何反抗的机会,干脆利落的将他一剑穿腹。
朱温自以为大权在握就毫无顾忌,可不是知道自己一生中虽然悍勇但所做之事实在不足以被人称赞,他的儿子弑父也是毫不手软。
但是他的儿子依旧没有太多治国的才能,还是被后唐所灭,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合乎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