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加剧之际,除了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外,美国又将矛头对准海运领域,准备对中国所属与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以打击中国海运主导地位。 美国此举是在以损害多方利益为代价,试图实现自身不切实际的产业振兴目标。美国造船业当前在全球份额不足1%,建造一艘集装箱船的成本是中国的3倍 ,技术与人才断层,供应链严重依赖国外。在这种巨大劣势下,美国不是从提升自身竞争力出发,而是妄图通过限制中国船舶来保护本国产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称,征收费用所得资金将用于支持美国造船业复兴,增强美国在能源出口领域自主能力。但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航运商会也坦言,替代中国船舶绝非易事。美国的港口运营商、零售商、农民等群体纷纷表示担忧,因为这一政策会导致运费上涨、出口限制和失业问题。征收港口费只会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供应链稳定,最终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 中国建造或拥有的货轮在全球贸易运输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美国对相关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使得物流成本“火箭式”攀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研究显示,单次收费将推升单个集装箱成本600 - 800美元,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整体上涨15% - 20% 。这不仅会让美国进口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增加,还会导致相关商品在美国市场价格上升,降低民众购买力。而且,这一政策还使得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部分货主已转向加拿大、墨西哥港口中转,洛杉矶港预计5月起吞吐量下降20%;墨西哥对美出口激增25%,中欧班列预订量同比上涨40%。美国此举违背了WTO规则,地中海航运、达飞海运等企业明确反对,认为其本质是将地缘博弈代价转嫁给全球经济。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指出,若红海、巴拿马运河危机叠加此次收费,2025年全球消费价格或再涨0.6%,最不发达国家受害最深。 面对美国的无理举措,中国必然不会坐视不管。一方面,中国可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如提高美船在华停靠门槛,并加速国产港口起重机替代进口设备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中国应继续坚定推进产业升级,聚焦绿色船舶(如LNG动力船)和智能航运等领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还可通过RCEP等自贸协定强化与东南亚等地区市场合作,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投资,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 。
在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加剧之际,除了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外,美国又将矛头对准海运领域,
琨君说
2025-04-19 16:18:40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