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发现外网的社交媒体,传出一张据说是成飞六代机废弃方案模型的照片,其无论是无尾飞翼式的气动布局,还是那个背部的进气道,都跟近期频繁试飞的成飞下一代空中作战平台高度相似。
不过不一样的地方是,这个所谓的废弃方案模型,采用了腹部进气方案,在机首下方有一个硕大的进气道唇口,让人有种从歼10C战机身上演变而来的既视感。本着确定一下照片真实性的想法,我在网络上一番检索,最终在一位鲁普雷希特德国军事专家的推特上,找到照片是他从脸书上获得的。
有个名叫秦颖的用户,把模型照片发到了脸书上,然而在模型照片原图的右下角,却能看到微博的水印,说明照片还是从国内流出去的。从这点来看这张所谓的成飞六代机废弃方案模型照片,大概率就是成飞的废弃方案之一了。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成飞六代机的废弃方案,看能不能从中找到成飞现如今六代机性能的蛛丝马迹。
之前在查找成飞六代机相关资料的时候,我记得曾找到过一个信息展板截图,上边清晰的写着成飞的研发团队,共提出过8个六代机气动构型方案,所以很可能这个废弃方案模型就是其中之一。
成飞之所以放弃这个六代机方案,我感觉就在那个腹部进气道上,因为模型的腹部进气道后边,是打开了的隐藏式弹舱盖板。通过盖板的宽度以及长度来看,明显不及现在的沈飞六代机,也就是说这个腹部进气道影响了腹部弹仓尺寸,令其无法搭载更多数量或者更大体积的导弹。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这套废弃方案,对未来空战的研判,依旧是以中近距空空导弹为主要攻击方式的空优作战。因为这套废案虽然腹部弹舱没有现在成飞六代机大,但是至少跟歼20的弹仓容积是持平的,也就是最多能够搭载4枚霹雳15空空导弹,并且进气道两侧也没看到有侧弹仓的开孔。
只靠这4枚空空导弹,顶多执行一些空优拦截等任务,其他的对地打击、反导拦截等等它基本都干不了。即便说这套废弃方案的机身尺寸比歼20更大,弹舱长度以及容积应该比歼20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肯定不像现在成飞六代机那么的变态,顶多是能让废弃方案搭载上咱们射程更远的霹雳17或霹雳21,具备超远视距打击的能力,不过载弹量依然是个问题。
只能搭载4枚空空导弹,射程即便再远,打完后也要立刻返回基地补充。不然零挂载的六代机在空中乱飞,对战争的走向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未来空战模式用近些年的视角来判断的话,早已不再是以前那种先用空空导弹互射,没干掉对方就用机炮狗斗的方式。而是演变成了双方依赖于自己部队的空情态势感知设备,通过数据链系统,以协同交战的方式,消灭远超飞机本身火控雷达扫描范围的空中敌人。
这样一来飞在空中的战斗机,就像是可快速机动的导弹发射车,随时能对敌人发射超远距空空导弹,不过这也这对战斗机本身的载弹量,提出了远超从前的超高要求。毕竟带的导弹数量越多,能消灭的敌人也会越多,哪怕一发导弹不能击落,我再打一发就是了,不会影响到我后边任务的进行。
换句话说就是未来战场,谁的战斗机携带的远距空空导弹越多,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那边倾斜。所以你看现在成飞六代机的弹仓容积之大远超想象,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类似轰炸机的感觉。
有军迷大佬画出了成飞六代机的弹仓,位于中间前起落架后边的是主弹舱,长度以及深度连空射高超音速导弹都能容纳进去。要知道6爷挂高超音速导弹还需要挂在体外呢,咱们六代机能挂到体内,足见这个弹舱容积有多大。那么我想在里边塞4-6枚的霹雳17或者霹雳21问题应该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此外成飞六代机两侧起落架靠内的位置,还有两个小弹仓,内部空间似乎能容纳三枚左右的霹雳15空空导弹,加到一起霹雳15装备总数能达到6枚之多。再加上霹雳17或者霹雳21的6枚,成飞六代机的导弹携带量总数至少在12枚。如果把霹雳系列空空导弹全部换成制导炸弹,搭载数量估计还会增加不少。所以将成飞六代机称作歼轰机,一点都不为过。
另外成飞六代机废弃方案模型机身的两侧,隐约能看到一个小凸起,看上去像极了垂直起降战机才会拥有的侧向喷口。这让我想起了,成飞很早之前申请过的一项垂直起降战斗机设计专利。
上边绘制出的结构图,也存在腹部进气口、背部进气口,两侧机翼翼根处还存在矢量喷口。难道说这个废弃方案借鉴融合了这项垂直起降方案专利吗,可是模型上的向下后倾的喷口似乎不是矢量喷口,而是固定式的喷口,这反倒排除了垂直起降喷口的可能。
因为机翼翼根的喷口如果不能偏转,那么飞机就无法将发动机提供的推力转化成垂直的升力,也就无法让飞机实现垂直起降。再说了垂直起降战斗机咱们肯定会去研发,但是研发的优先级嘛,我认为不会排在六代机的前边,更不会搞什么第六代的可垂直起降的隐身战斗机。所以成飞废弃六代机方案机身两侧出现的喷口,可能有着别的用途,到底用于哪里,现在还无法下定论。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废弃的六代机方案,跟现在成飞的六代机均采用了三发设计,多少也能看出成飞是很早就想给下一代空中作战平台使用三发布局了,而不是临时起意。
成飞坚持选用三发布局,倒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机动性能,毕竟气动布局上既没有垂直尾翼也不存在水平尾翼。他们给六代机使用三发布局,除了是想换来更大的载弹量更快的飞行速度外,超远的作战半径估计也是成飞的考量之一。
毕竟太平洋上的陆地机场极少,这里边可供成飞六代机起降的机场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成飞索性放宽了对飞机机动性能的要求,转而选择能带来更大航程的三发布局。虽然发动机数量增多,会带来耗油量的增加,可是相应的载重能力也有提升,机身也能做的更大,内部可以塞进去更多的油料,这样一来增加的耗油量与增加的载油量之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让成飞六代机拥有两三千甚至更高的作战半径,任务范围足以覆盖第一或第二岛链。
如果总结成飞的六代机,那么一定是航程远载弹量大隐身性能强,除了空中格斗能力稍弱外,成飞六代机几乎完美无瑕。现在就看咱们的下一代航空发动机能否早日成熟,有了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助力,成飞六代机势必能朝着更高战斗力的层面再进一步。
LCJWOW
宣传这一块真的跟坨屎一样,有几个方案都发出来啊,发个外形图能泄什么密,比的就是谁先做出ppt,以后就可以怼洋人抄我们了
天朗地和 回复 04-21 00:33
自家用的干嘛要宣传??
LCJWOW 回复 天朗地和 04-21 09:07
你问地球人啊,为什么大家都要宣传呢?
支卜织布知
图一是波音x32后期大改的设计,并没有来得及造出真机就下马了。
支卜织布知 回复 煤球 04-20 11:10
x32从进度到性能其实都比x35更好,没办法……固有审美观把他毙了,波音匆忙改回传统布局已经来不及了。
煤球 回复 04-20 08:44
尼玛,我刚想说这个怎么和蛤蟆机那么像,蛤蟆机这一改变青蛙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