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00名八路军被日军包围,这时,西南方向杀出一支神秘部队,众人以为得救了,没想到仔细一看,顿时傻眼了,援军才30余人!
1941年11月2日,驻山东的日军出动5万兵力,在日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的指挥下,对八路军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大扫荡”。
日军的这次扫荡极为突然、隐蔽,八路军没有事先得到消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日军包围根据地时,根据地的学校、党政机关、后勤人员以及老百姓等,都还没有撤走。由于非战斗人员实在太多,无法一下子全部转移,陈光、罗荣桓等八路军首长决定采取分批突围的策略跳出包围圈。
从日军的行动轨迹来看,大青山地区暂时没有日军的踪影,这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八路军首长就让抗大一分校以及一些非战斗人员转移到大青山。
谁知狡猾的日军已经暗中在大青山地区部署了一部分兵力,当发现抗大一分校师生的踪影后,日军又从周围调动兵力,妄图吃掉抗大一分校的几千名师生。
抗大一分校有第二、第三、第五、特科四个大队,算上1个女生队和机关后勤人员,一共有3000多人。
这其中,第二大队为建国大队,学员几乎都是山东地区的地方干部,没有什么战斗经验。
第三、第五大队为军事大队,很多学员都是八路军115师或山东纵队的营连排级干部,战斗经验丰富。
为了掩护其他师生转移,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大队就留下来阻击日军,为师生们的转移争取时间。
第五大队的300多名学员就地构筑工事,准备利用地形优势,与日军激战。五大队的学员都是老兵,战斗经验丰富,枪法也相当不错,虽然弹药有限,但他们还是击毙了不少日军,由此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日军从第五大队的火力判断,这股八路军至少有好几百人,日军指挥官决定先吃掉第五大队再继续追击。
于是,日军调用了掷弹筒、迫击炮,又动用了重机枪等火力,大批日本步兵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对着第五大队坚守的高地发起了冲锋,妄图夺下阵地。
第五大队的学员原来都是八路军的营连排级干部,他们的整体战斗力,比很多八路军部队都要强悍,他们唯一的不足,就是枪支破旧,子弹数量有限。
为了节省子弹,五大队的学员等日军靠近了再打,争取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然而,由于冲锋的日军实在太多,第五大队的子弹还是打光了。学员们又捡起阵地上的石头,硬生生把冲锋的日军“砸退”。
没多久,日军又发起了新一轮冲锋。
学员们有的拿起大刀,有的装上刺刀,准备和鬼子拼命。就在这时,西南方向突然杀出了一支神秘部队。
正在冲锋的日军以为是八路军的援军到了,纷纷选择溃逃。第五大队的学员也以为他们得救了,可他们仔细一看,顿时傻眼了,一个个都愣在了原地。
因为这支神秘部队,只有30余人。
这30余人,是附近一支民兵队伍,队长叫孙波。
大青山突围战打响后,孙波也听到了大青山地区传来了枪声,他判断,八路军正在大青山和日军打仗。
这时候,孙波没有接到战斗任务,他完全可以不管大青山地区的八路军,甚至为了安全起见,他可以离开村子,跑到安全的地方,等日军结束扫荡,他再回到村子,到时候也没有人会怪他。但孙波没有这样做。
孙波认为,日军的这次扫荡声势浩大,大青山的八路军肯定陷入了苦战,他必须赶过去帮他们才行。
这般想着,孙波就把民兵队伍召集起来,跟他们说了大青山地区的情况:“八路军正在大青山和小鬼子干仗,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得去帮帮他们,这一去,九死一生,愿意跟我一起走的,就站到左边,不愿意去的,我也绝不强求!毕竟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
话音刚落,30多名民兵全部站到了左边。
孙波见状,也是很欣慰:“好,好,我们一起去支援八路军!”这30多名民兵,武器装备奇差,虽然每个人都有一支枪,但都是一些老古董,能不能打响全看运气,子弹也没有几发,背着的大刀,实际上就是家里割草的镰刀或者柴刀,有的甚至拿着菜刀。
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为了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孙波和30多名民兵,一个个都没有退缩,没有害怕。
当第五大队剩下的学员看到孙波等人的人数和装备的时候,一个个都沉默不语,他们实在没有想到,他们的援军竟是一支30多人民兵队伍。片刻后,五大队的学员们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一起和小鬼子拼了!”
“拼了,大不了一死。”孙波等人怒喊。
与此同时,日军也发现了孙波等人的情况,当看到八路军的援军只有30余人时,日军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他们出动更多兵力,发起了更凶猛的进攻。
弹药已经打光的战士们,只能与日军拼刺刀。
经过一番惨烈的白刃战后,第五大队第二中队、第三中队的300多名学员、孙波等30多名民兵,基本都壮烈牺牲在阵地上。而日军也留下了一地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