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年,明朝开国功臣郭英临终前,把儿女叫到身边,语重心长道:“朱元璋杀了那么多有功之臣,独留我和耿炳文,朱棣上位后,耿炳文被逼死了,唯独我安然无恙,可知为何?”儿女纷纷摇头,等待着父亲的教诲。 1403年那会儿,明朝可真是大变样了。朱元璋老爷子一走,他的孙子朱允炆就当上了皇帝,人们叫他建文帝。可朱棣,就是那后来的永乐大帝,心里头不爽建文帝,干脆起兵造反,一路打到南京,把皇位给抢了过来。这一路上,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老将们,要么被杀,要么被逼死,下场都不好。郭英和耿炳文算是幸运的,朱元璋去世后他俩还活着。但朱棣一上台,耿炳文也倒霉了,就剩下郭英一个了。这是郭英在临终前留下的话。郭英,是明朝刚开始那会儿的大功臣,跟着朱元璋到处打仗,功劳大得很。他老爸郭山甫,老早就支持朱元璋了,还把自家闺女嫁给了朱元璋,两家关系铁得很。郭英这人,不仅打架厉害,朱元璋还特别信他,封他做了个“武定侯”,管着皇宫里的卫兵。不过啊,就算他官当得再大,还是特别低调,所以在朝廷里混得挺好。 到了1403年,郭英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就把孩子们叫到跟前,很认真地说:“你们知道吗?朱元璋杀了很多有功的大臣,就留了我和耿炳文。后来朱棣当了皇帝,耿炳文被逼死了,就我没事。你们知道为啥不?”孩子们一个个都摇了摇头,等着老爸来训话。郭英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这些啊,我其实早就想到了。” 想当年,郭英的老爸郭山甫,在朱元璋还是个穷乞丐的时候就看出他不一般,拼命支持他。郭英和他哥郭兴从小就开始练武,后来都成了朱元璋身边的大红人,帮他打下江山。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郭英被封为“武定侯”,还管着皇宫里的禁军,那叫一个威风。可郭英心里明白,权力大了,麻烦也就多了,所以他平时都很低调。 再看看耿炳文,他也是明朝的开国大功臣,打了不少胜仗,朱元璋也很信任他。但是朱元璋一死,耿炳文行事太高调了,朱棣就看他不顺眼。耿炳文这人太张扬,朱棣就觉得他是个威胁。尽管耿炳文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但朱棣还是不肯放过他,硬是把耿炳文逼上了绝路,最后他只好自杀了。那郭英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心里明白,在权力你争我斗的环境里,还是低调做人才能活得长久。不论是朱元璋当家的时候,还是后来朱棣坐上了皇位,郭英从来都没显摆过自己有啥大志向,连栋好房子都没盖。朱元璋问他为啥,郭英就笑笑说:“我就是个普通人,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啥。”就因为他这种低调的性子,郭英才在明朝那乱糟糟的政治局面里保住了自己。 郭英说完这些,心里头还挺高兴的。他清楚,自己这一步走对了。你看那耿炳文,打仗是把好手,可就是因为太爱出风头,最后落得个不好的下场。郭英呢,就靠着自己的聪明和小心,成功绕开了权力斗争的大漩涡,晚年过得那叫一个舒坦。郭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历史的大浪里,一个人怎么选,往往就决定了他会走到哪里。面对大权在握,不张扬、小心行事可不是胆小,那是聪明人的做法。郭英能在那么乱的时代里保护自己,就是因为他会挑时候做对的事。在这个啥都可能变的世上,学会藏起自己的刺,可能才是活下去的好办法。就像郭英说的,低调不光是怕权力,更是爱惜自己的生命。
1403年,明朝开国功臣郭英临终前,把儿女叫到身边,语重心长道:“朱元璋杀了那么
时光的如流
2025-04-18 11:57:08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