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杨森宴请手下师长范绍增,想趁机将他杀掉,范绍增察觉不对,连夜乘坐汽艇逃回后,点齐人马进攻杨森的防区。
民国时期,四川局势动荡,军阀之间争斗不休,袍哥势力强大,造就了许多传奇人物,范绍增,外号“范哈儿”,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人生充满戏剧性,从不爱学习的乡村少年,成为袍哥老大,再到掌控军队的军阀,最终选择革命,他的经历就像一部民国历史的缩影,那么,“范哈儿”究竟如何在乱世中逐步崛起,又做了哪些重要的选择和转变?
范绍增是四川大竹人,和其他孩子不同,他对书本不感兴趣,反倒特别喜欢去茶馆,听那些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江湖故事,也许正是这些故事影响了他,才十三岁的范绍增就加入了袍哥组织,踏入了江湖这个复杂的圈子,他在袍哥头子张作霖手下做事,因为办事干脆利落,很有效率,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张作霖的看重和欣赏。
护国战争期间,张作霖遇害,范绍增率领残余部队加入靖国军,此后几年,他瞅准机会,突袭唐式遵的军队,夺取了大批军火物资,势力迅速壮大,从而在四川军阀的混战中崭露头角,成为一方实力派。
范绍增的发迹之路可谓充满机会和挑战,军阀们打来打去的混乱年代,他看准了形势,选择了依附杨森,在杨森与熊克武的大规模战斗中,范绍增屡建奇功,最终一路高升,当上了第七师的师长,甚至在杨森战败逃跑的时候,范绍增还奋不顾身地护送他离开险境,不过,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
杨森看到范绍增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心里非常害怕,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想找机会除掉他,这场宴会实际上是杨森设下的圈套。
宴席间,杨森假装关心,实际上是警告范绍增,范师长啊,部队要发展,必须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听从指挥这件事上,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范绍增意识到情况不妙,这明显是杨森在敲打自己,随时可能对自己下手,他找了个理由迅速离开,安全返回自己的地盘,为了自保,范绍增联合其他对杨森不满的将领,一起对杨森发起反击。
虽然“倒杨行动”没能成功,范绍增没有灰心丧气,他转而加入了刘湘的阵营,并在后来的战争中非常卖力,因此赢得了刘湘的信任,自己的势力也得到了壮大,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范绍增依靠着袍哥的江湖义气、超乎常人的胆量以及观察局势的敏锐眼光,在各个军阀势力之间周旋,混得风生水起。
抗日战争爆发后,范绍增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主动要求参加抗日,带领部队开赴战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敬佩。但是,蒋介石对立下赫赫战功的范绍增感到不安,因此将他从前线调走。
接连发生的事件让范绍增对国民党政府感到失望,逐渐失去了信心,因此他开始考虑其他的选择,希望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抗战胜利后,范绍增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开始不满蒋介石的统治,积极参与民盟、民革等民主组织的活动,他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秘密帮助共产党,千方百计将各种物资偷偷运送到解放区,最终,他毅然率领部队宣布起义,为四川地区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范绍增获得了多项任职机会,晚年生活安定幸福,充分享受着平静安逸的时光,范绍增的人生就像一部精彩的戏剧,他从袍哥出身,后来成了军阀,抗日战争中又成了英雄,最终转变为革命者,他的经历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变迁,他最终选择走上革命道路,究竟是出于爱国之心,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