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地震专家预测,河北在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会发生地震,

墨色流年深 2025-04-17 23:42:19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地震专家预测,河北在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会发生地震,青龙县书记冉广岐得知后,力排众议!把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夜不内宿,他说:“如果预测不准,我承担一切后果,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这47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7月,青龙县创造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在72小时内,成功组织47万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这背后,是一位县委书记面对生死抉择时的责任担当。 地震预警的信息最早来自河北地震局,专家汪成民通过分析数据,预测河北地区可能发生强烈地震,这个信息传到青龙县时,县委书记冉广岐立即引起高度重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深知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支撑冉广岐做出决定的,不仅有专家的科学预测,还有多个实际观察依据,当地地震监测站发现,原本平稳的地震仪数据突然出现剧烈波动,与此同时,野外动物也表现异常,黄鼠狼等平时罕见的小动物频繁出现在街道上,显示出不寻常的逃离行为。 面对这些迹象,冉广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一县之长,他需要权衡多个因素:预警的准确性无法保证,贸然发布可能引起恐慌;但如果等待上级批准,错过避险时机后果将不堪设想,更重要的是,许多同僚都持反对意见,担心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 最终,冉广岐选择了对生命负责,他提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防灾理念,毅然决定在没有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启动全县防震预案。 行动迅速展开,全县实施“24小时开门”政策,要求居民保持门窗常开,熟悉避难路线,在短短48小时内,全县搭建了6.2万个防震棚,覆盖了98%以上的人口,供销社紧急调配防震物资,医疗队伍全面备战,做好伤员救治准备。 为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个角落,冉广岐要求各级干部必须亲自走访,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种面对面的宣传方式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虽然有些群众最初并不理解,但在干部们的耐心说服下,大多数人都配合了转移安置工作。 7月28日凌晨,灾难真的来临了,强烈地震让大地颤抖,房屋倒塌,街道开裂,然而,由于提前转移,青龙县创造了奇迹:除了一位老人因心脏病去世外,全县无人员伤亡,这个结果,充分证明了冉广岐决策的正确性。 由于未经上级批准就擅自行动,冉广岐的做法被认定为“违背上级指示”,直到1996年,在唐山地震20周年之际,他的先见之明才获得官方正式肯定。 这位县委书记曾说过:“我宁愿丢掉乌纱帽,也要保住老百姓的性命,”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基层干部对人民生命的深切关怀,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在重大灾害面前,挽救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信息来源:汪成民. 《从唐山到汶川 我的地震预报人生》 2021

0 阅读:5
墨色流年深

墨色流年深

墨色流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