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曹德旺正准备和法国人签订一个大合同。一位法国高管竟当场开了一个有辱中

逸兴飞扬天 2025-04-17 17:16:56

2017年,曹德旺正准备和法国人签订一个大合同。一位法国高管竟当场开了一个有辱中国的玩笑,引得现场哄堂大笑,曹德旺黑着脸把手里合同一摔,连问4句话,全场鸦雀无声,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福耀玻璃还只是福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车间里堆满了滞销的玻璃,订单寥寥无几。曹德旺愁眉不展,亲自走访各大企业寻求合作,却屡屡碰壁。在当时的商业环境下,没有关系背景的小工厂很难获得大企业的青睐。 就在曹德旺几乎走投无路之际,命运给他安排了一次关键的转机。通过多次接触,他的能力和产品品质获得了时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的认可。徐留平决定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小企业主一个机会,一汽集团成为福耀玻璃的第一个大客户,为其打开了市场大门。 这次合作不仅解决了福耀的销售危机,还为曹德旺和福耀玻璃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提升。凭借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订单,曹德旺开始逐步拓展业务,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然而,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远比国内更为激烈。2001年,正当福耀玻璃逐步走向国际的关键时期,美国政府突然对其提出"倾销"指控,企图将这家中国企业挡在美国市场之外。面对这一挑战,许多中国企业会选择妥协认栽,但曹德旺却毅然决定迎战。 他砸下一亿元巨资,组建了专业的律师团队与美国政府展开法律斗争。这场官司持续了四年之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曹德旺始终没有退缩。最终,福耀玻璃赢得了这场官司的胜利,不仅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还让美国商务部长亲自来华致意,承认福耀玻璃的实力与曹德旺的商业智慧。 2001年,对于已经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的福耀玻璃来说,本应是扬帆远航的一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曹德旺的国际化计划。当年,美国政府以"倾销"为名对福耀玻璃提出指控,企图将这家中国企业挡在美国市场之外。 所谓"倾销",指的是外国企业以低于成本或者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方式向美国出口产品。这是美国政府常用的贸易保护手段,让许多试图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望而却步。面对这一指控,大多数中国企业通常会选择认栽,或者支付高额反倾销税,以求保住一点美国市场份额。 但曹德旺不是寻常企业家。他深知,如果这一次低头,不仅福耀玻璃的美国市场将受到严重限制,更会给整个中国制造业贴上"低价倾销"的标签。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拿出1亿元人民币,组建专业律师团队,与美国政府正面交锋。 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战持续了整整四年。期间,曹德旺多次亲自飞往美国参与听证会,与美国政府官员和律师据理力争。他不仅提供了详实的成本核算数据,还邀请美国官员实地考察福耀玻璃的生产基地,证明福耀玻璃的产品价格并非低于成本,而是源于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 最终,在2005年,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福耀玻璃赢得了这场官司的胜利。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反倾销调查中取得全面胜利,也让美国商务部不得不承认中国企业的实力。当时的美国商务部长甚至特意来到中国,亲自会见曹德旺,对他在国际贸易规则中的精通表示敬佩。 这场胜利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家企业的得失。它打破了"中国制造就是靠低价倾销"的刻板印象,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树立了榜样。正如曹德旺后来所说:"我们打这场官司,不仅是为了福耀,也是为了证明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遵循国际规则,靠实力和品质获得市场。" 这场胜利也坚定了曹德旺进军美国市场的决心。2016年,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雇佣当地工人,直接在美国本土生产汽车玻璃。尽管当时美国媒体冷嘲热讽,认为"中国人管不了美国工人",预言这一尝试必将失败。但事实再次证明了曹德旺的远见卓识——仅仅三年后,福耀美国工厂就实现盈利39亿元,彻底打脸那些质疑者。

0 阅读:0
逸兴飞扬天

逸兴飞扬天

逸兴飞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