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党员,又是公费留学生,却在祖国急需之际决然加入英国籍,行为实在让人困惑且愤

陌上史无言言 2025-04-17 17:12:19

他身为党员,又是公费留学生,却在祖国急需之际决然加入英国籍,行为实在让人困惑且愤怒,12年后,他回归祖国这一消息,竟迫使美国航母退却百里之遥!大家纷纷拍手叫好 2009年,黄海海域紧张局势正在上演。美国联合日韩、新加坡启动军事演习,舰队直逼我国黄海海岸线,其威胁与示警意图显而易见。就在国际舆论纷纷揣测中国将如何应对之际,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消息改变了局势走向。 "黄大年教授即将回国任教。" 这条简单的新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正在演习的美国舰队接到消息后,仿佛受到莫大惊吓,立即下令将军演位置后撤了100海里。一个科学家的归国,竟然让咄咄逼人的美军舰队主动撤退,这一幕堪称外交史上的奇观。 然而,这位让美军闻风而退的科学家究竟是谁?为何他的归来能有如此震慑力? 正是掌握了这样的核心技术,黄大年的归国消息才会引起美军如此强烈的反应。美国一向自视甚高,在军事与科技上霸道跋扈,却对这位科学家避之不及,可见黄大年手中掌握的资料有多么宝贵。 然而,就是这位让美军都心生畏惧的科学家,却曾经被国人骂了整整十二年。因为在1992年公费留学英国后,他不得已放弃了中国籍和党员身份,加入了英国国籍。在许多人眼中,这无异于背叛,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行为。 当年,黄大年带着全额奖学金走进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他曾满怀热情回到祖国,却发现国内的技术条件远远落后,根本无法施展他所学的本领。更糟糕的是,欧美国家对中国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使他无法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研究资料和案例。 为了能够深入接触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黄大年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回到英国,并在一家顶级勘测公司任职。然而,深探技术在欧美国家是高度保密的领域,外国人根本无法接触核心机密。于是,黄大年忍痛放弃了中国国籍,成为了一名英国公民。 黄大年回国的路,走得并不容易。2009年,当吉林大学向他发出邀请时,他已在英国生活了十二年。告别豪宅,放弃诊所,和妻子一起只带着两个行李箱和随身证件,黄大年踏上了归途。妻子曾犹豫不决,毕竟他们在英国已经拥有稳定的事业和社交圈。黄大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妻子说:"不跟我回国就得离婚。"这句话背后,藏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与坚定的决心。 回国后,黄大年没有享受片刻荣光,立即投入到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研究中。为支持他的工作,吉林大学准备了全国一流的仪器设备和科研团队。接手后,黄大年引进了严格的项目管理体系,精确到几点几分必须提交什么内容的报告和数据。 黄大年对团队要求极严,有一次会议上有人迟到,他当场愤怒地砸了手机。从此,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有丝毫懈怠。而对自己,他要求更为严苛。即便是一次简单的学术论坛,他也会熬夜准备一份详尽的演示文稿,精心挑选每一张图片。 实验中需要一个无人机停机库,但当时吉大附近没有合适场地,黄大年就带领团队自己动手建造。当执法部门因手续不全要求拆除时,这位平日严肃的科学家不顾体面,据理力争,强调他们已经申请手续,最终保住了这个对实验至关重要的设施。 与对团队的严厉不同,黄大年对学生十分耐心。他会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批改论文时写满详细批注,不仅指出错误,还提供详尽的解决方案。 然而,对于名利,黄大年始终保持着超然的态度。校方多次催促他申报院士,他总是不当回事,一拖再拖。每次学校要给他申报奖励或评先进,他都敷衍了事,个人事迹材料写不满半页纸。 对身体健康的忽视是黄大年的另一个特点。他常年备着速效救心丸,曾在办公室和飞机上多次晕倒。2016年底,他被确诊为胆管癌,不得不住院治疗。但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仍然忙着与学生讨论实验方案。一名学生随手拍下的照片,成了黄大年的最后一张工作照。 2017年1月,黄大年病情迅速恶化,不幸离世,享年59岁。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扼腕叹息。同年,他被追授劳动模范、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等诸多荣誉。然而直到去世,他都未能获得院士头衔。

0 阅读:38
陌上史无言言

陌上史无言言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点点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