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曹耘山报考空军,拿到政审表格时,曹耘山睁大了双眼,在外公那一栏中赫然写道,毛泽民,中共党员,烈士,自己的外公是毛泽民,那毛主席不就是自己的亲戚吗?
湖南湘潭县韶山冲,这个地方虽然不算富裕,却走出了三位了不起的人物——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他们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让大哥毛泽东能够专心读书,才十四岁的毛泽民决定放弃学业,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之后,小弟毛泽覃也追随大哥到长沙求学,家里的事情就主要由父亲毛顺生和毛泽民一起承担了。
毛泽民很能干,而且很有经济头脑,他利用“义顺堂”的名义,发行类似于自家“代金券”的纸币,这种集资方法帮助他灵活周转资金,让家里经济状况慢慢变好,最后还把破茅草房变成了结实的青瓦房。
可惜的是,幸福的日子并不长久,1919年和1920年,毛泽东的父母相继离世,家庭遭此变故,又恰逢时代变革,这让毛家三兄弟都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在哥哥毛泽东的影响和带领下,毛泽民和毛泽覃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
毛泽民起初在湖南自修大学负责后勤工作,利用机会学习马列主义,他紧随毛泽东,积极参与湖南的农民运动,后来还前往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深造,毛泽覃也满怀热情地投身革命,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奔赴各地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1927年,武汉正经历剧烈的动荡,毛家三兄弟在风雨飘摇中聚首,那时局势混乱,国共合作已经破裂,面对严峻的形势,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他们做出了各自的选择,虽然道路不同,目标却一致,那就是为了革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毛泽民肩负起重任,负责为秋收起义准备必需的粮食和资金,确保起义顺利进行,而毛泽覃则毅然决定投身南昌起义,用行动来反抗压迫,追求革命的胜利。
此后,三兄弟各奔东西,分别踏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他们分隔各地,从此开始了各自独特的革命生涯。
分别之后,毛泽民先是到了上海,后来又去了天津和武汉等地,在那里秘密负责党的出版和发行工作,在革命根据地,他长时间负责管理财政,大家都称他为“红色大管家”,他非常廉洁,一心为公,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苏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毛泽覃则选择留在南方,继续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
1935年4月,在瑞金红林山区,为了掩护游击队员成功突出重围,毛泽覃不幸壮烈牺牲,那一年他只有29岁,当时远在陕北的毛泽民从敌人的广播里听到了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心情无比悲痛,毛泽东知道后也十分难过,他遗憾地认为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弟弟,心里非常愧疚。
1938年,为了革命事业,毛泽民肩负重任,化名周彬秘密前往新疆,他奉中央的指示,担任新疆财政厅代厅长,负责在当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新疆的那些年,毛泽民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为改善新疆经济状况、维护社会安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令人痛惜的是,1943年,由于反动军阀盛世才的背叛,毛泽民与陈潭秋、林基路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同遭到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47岁,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
毛泽民的女儿毛远志,人生之路颇为曲折,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四处漂泊,生活困苦,还曾被迫当过童养媳,后来,在伯父毛泽东的关心和帮助下,她终于被找到,并被送到延安生活和学习。
毛远志牢记父亲和伯父的教导,改名换姓,默默地为国家工作,她的儿子曹耘山,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外公是谁,直到初中毕业填写政审表格时,才发现外公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毛泽民。
毛远志去世后,她的外孙曹耘山为了纪念外公毛泽民,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寻访旅程,他接过了家族的使命,希望更加了解外公的人生经历,为了这个目标,曹耘山四处奔波,走访了毛泽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从湖南韶山到新疆乌鲁木齐,甚至远赴俄罗斯,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
通过努力,曹耘山搜集并整理了丰富的资料,将研究成果汇集成书,出版了《寻踪毛泽民》、《革命与爱:共产国际档案最新解秘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等作品,此外,他还拍摄了文献纪录片《毛泽民》,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先辈的敬意和缅怀之情,让更多人了解毛泽民的革命事迹。
在新疆,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充满热情地创作并表演了一部话剧,名为《共产党人在新疆1936-1945》,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了那段充满挑战与奋斗的岁月,让那段历史在年轻一代中鲜活起来。画家朱东在追寻历史的过程中,也被毛泽民的精神深深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