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税战的大背景下,古老的智慧“祸兮福之所倚”有着现实的映照。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加征关税之后,很快察觉到情况不妙,美国自身的经济衰退速度似乎更快。 于是,他试图采用“拉拢一批,打压一个”的策略,与近80多个国家展开一对一的谈判,并且对中国施加更为沉重的关税压力。其背后的潜台词昭然若揭:如果中国不妥协,特朗普就企图带领这80多个国家来共同对中国形成一种“围攻”之势。
这种看似巧妙的策略真的能够实现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特朗普如此任性妄为的举动,只会招致全球众多国家更为强烈的反感。与之相反,中国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尽可能地展现出一个良好大国的形象,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自然更倾向于与中国进行合作。也就是说,特朗普可能未曾料到,他越是肆意妄为,中国反而越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现实中,已经有许多国家在不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前段时间成果显著的中日韩互动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 欧洲一系列行动促进中欧合作深化 如今,欧洲方面也有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机一架接着一架地到来,这极有可能促使中欧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首先是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访华,解放军高层对其进行了接待。近年来,中英关系一直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斯塔默政府甚至将中国视为所谓的“致命”国家、“致命威胁”,这充分体现了其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但现在,英国为何想要主动与中方进行互动呢?众所周知,英国缺乏自主性,往往美国指向哪里,英国就跟向哪里。 可是现在,特朗普不仅在乌克兰问题上“背刺”英国,而且还打算对英国的商品加征更多的关税,这使得美英关系出现了裂痕。英国现在派遣军官访华,如果能够与中方达成军事合作,那么其自身的防务问题将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有助于英国追求独立自主的地位。即便未能与中方达成军事合作,这一行为至少也能够提升英国在面对美国时的议价能力。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如果美国不给予英国更多的优惠,英国就会更加倾向于向中国靠拢。 其次,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中西关系能够保持整体上的稳定,桑切斯的努力是主要原因之一。这已经是桑切斯三年来的第三次访华。我们都清楚,两国高层之间的互动能够对两国关系起到引领性的作用。中西关系一直没有偏离正常的轨道,这与桑切斯每年访华一次有着很大的关系。 最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打算在7月份访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目前中欧已经就电动车关税一事展开谈判磋商。这表明,特朗普的表现越是不稳定,就越是会将美国的盟友推向中国这边。而中国抓住这个机遇,即便不能改变整个世界格局,至少能够处理一些中欧之间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特朗普现在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他试图组建的“反华阵营”迟迟未能组建起来,反而使得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尽管特朗普已经叫停了“对等关税”措施,但是美国国内经济市场的压力并没有得到多少缓解,民众仍然没有从恐慌的情绪中完全摆脱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该如何应对呢?这就迫使特朗普不得不采取更多的行动,释放更多稳定的信号。 可以看到,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中美双方已经开始了密谈,虽然是通过中间人的形式进行软性接触,但他和特朗普都充满信心,认为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美国人将这次中美之间的间接接触吹嘘得极为厉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美国和伊朗之前就进行过一场间接接触,之所以是间接接触,最大的原因就是双方缺乏互信。我们跟美国自然也一样互不信任,这不,今天老美又把中国部分商品的关税加到了245%,很显然他们想解决的不只是问题,所以还在折腾。
由此可见,当前中美之间进行的这场间接谈判,最多只能说明中美双方都清楚关税战的危害,正在进行初步的接触,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谈拢,在分歧的解决方案方面,双方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去商讨,而美方现在为了稳定国内市场而表现出的乐观是盲目的。 从贸易数据来看,彻底的“脱钩断链”对中美两国都没有好处。官方近期发布了一份数据,明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美双边贸易规模达到了1.11万亿元,同比增长4%。在特朗普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中美贸易还能够逆势增长,这充分彰显了中美贸易强大的内生动力。如果特朗普执意要切断这种贸易联系,那么他将成为降低美国人民生活质量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