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反击战期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给前线将军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肖全

史说畅谈呀 2025-04-17 09:49:13

珍宝岛反击战期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给前线将军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肖全夫却说,不能打,刚刚过来的三辆坦克,可能是敌人的火力侦察,步兵并没有跟上来。陈锡联火了,不打我处分你。肖全夫依然坚持,他反问陈锡联,谁是前线指挥官? 肖全夫,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年轻时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志愿革命者。他逐渐在军队中崭露头角,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征,见证了红军的苦难与奋斗。 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肖全夫被派往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在那里表现出色,毕业后被留校担任教职。不久,他被派到河北灵寿,负责建立和管理抗大二分校,担任了大队长和科长的职位。 1943年,肖全夫被调到晋察冀军区,担任了多个关键职务,包括教导大队大队长和参谋长。他的领导和策略在多次战斗中展现出其军事才能,特别是在1949年灰堆集的战斗中,他指挥的部队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击溃了国民党的多个重要阵地。 同年1月,在天津战役中,肖全夫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艺术。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他巧妙地利用了天津周围的地理环境,带领士兵们在严寒中渡过护城河,突破敌军的重围。在随后的战斗中,他的部队成功分割并逐步消灭了城区内的敌军。 解放战争期间,肖全夫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的26师师长。在这一时期,他带领师部进入东北,面对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尽管自己的部队装备简陋且疲劳不堪,肖全夫还是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地形的优势,在五岭山坚守超过30小时,直到友军到来,最终取得了胜利。 1955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衔授予仪式上,肖全夫被授予少将军衔,表彰他在军事上的卓越贡献。此后,他继续在沈阳军区担任高级职务,参与指挥了包括珍宝岛战役在内的多场重要军事行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国际局势多变,中苏边界的紧张气氛逐步升温。1969年,东北边界尤其不安,尤其在珍宝岛附近的地区。这一年,肖全夫将军作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肩负着维护国境安全的重责大任。 在边界紧张情况不断升级的情况下,1969年3月2日,苏联军队的再次越界行为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肖全夫迅速反应,指定五林洞作为前沿指挥所,这一地点距离珍宝岛不足十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便于迅速做出军事部署。肖全夫在此地精心策划,为可能发生的更大规模冲突做好了准备。 3月13日,苏军坦克再次侵入中国领土,但在我国边防军的果断行动下,迅速被赶回边界。这一次事件后,肖全夫更是加紧布局,调整防御策略,确保边防部队处于时刻待命状态,随时应对苏军的可能挑衅。 3月15日,苏联军队不顾之前的失败,派出超过50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量步兵,对我方边防军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这场战斗异常激烈,持续了超过9个小时,期间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炮战。我边防军在肖全夫的指挥下,英勇作战,共击毁苏军坦克和装甲车若干,击毙和伤员数十名苏联士兵,有效地防止了苏军的进一步侵袭。 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后,肖全夫的军事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在战斗结束后,他不仅仅关注战场上的成就,还着手于其它重要的国防项目。他指挥了大庆到抚顺的输油管道工程的建设,这一重大工程不仅成功建立了,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 1980年,肖全夫被任命为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在那里他继续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致力于戍边保境的任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直至1985年退居二线,肖全夫将军依然不忘初心,担任中顾委委员,积极参与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晚年的肖全夫将军生前还制定了一份体现其高尚精神的遗嘱,将自己的部分积蓄用于公益,资助家乡的希望工程,支持教育事业。2005年2月4日,肖全夫将军因病去世,享年89岁。

0 阅读:65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