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的阿波丸号在途径福建牛山岛海域时,被英国误认为是战舰将其击沉,据美国的报道说上面装有价值五十亿美金和我国失踪多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32年后,我国进行打捞时,意外却出现了。 1977年的福建平潭,一场不同寻常的军事行动正在悄然展开。海军舰艇日夜巡逻,潜艇反复扫描海底,岸基导弹营严阵以待,空军战机随时准备升空。牛山海域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却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打捞一艘沉睡了32年的日本沉船——"阿波丸"。 这次打捞行动的背后,是一个始于二战末期的离奇故事。1945年4月1日夜里,在浓雾弥漫的福建牛山岛海域,美国潜艇"皇后鱼"号发现了一艘形迹可疑的日本船只。深夜23点,潜艇发射了4枚鱼雷,仅仅3分钟后,这艘万吨巨轮便迅速沉没。船上2009人中,只有一名叫田勘一郎的厨师幸存,其余2008人全部葬身大海。这艘被称为"太平洋战争之谜"的船只,就是"阿波丸"号。 "阿波丸"号表面上是一艘商船,实际却是按军事标准建造的特殊船只。1944年,美国曾通过瑞士与日本达成协议,允许这艘船运送救济物资给盟军战俘和平民。协议要求船身涂成白色,烟囱为绿色,并漆上白十字标志,夜间航行时点亮全部航行灯。然而,日本政府却违反约定,利用"阿波丸"将东南亚掠夺来的财物和军用物资运往本土,同时还运送大量日本军人及家眷。 沉船带走的不仅是生命,还有无数的谜团和猜测。美国媒体披露,"阿波丸"装载的货物总价值高达50亿美金,包括40吨黄金、12吨白金和15万克拉钻石,是有史以来沉入海底的最大一笔财富。更为离奇的是,据美国资料记载,船上可能还有中国失踪多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和其他珍贵化石。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据说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阿波丸"沉没在中国海域的具体位置和装载货物清单。这份情报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日本、德国等国家也提出要与中国联合打捞,但都被婉拒。根据国际海洋法规定,"阿波丸"沉没在中国领海内,沉船属中国主权所有,只有中国政府才有权进行打捞。 面对这一世纪谜团,我国政府决心揭开真相。1977年4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国发77年36号文件",启动代号为"7713工程"的打捞行动。当时的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坚决干,海军积极,交通部也要积极"。 1977年5月4日,"7713工程"的打捞正式开始,600多名潜水员投入了这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水挑战。阿波丸沉船最浅处距水面45米,最深处深达69米,整个船体还深陷海底泥沙15米。按国际规定,空气潜水最深只能达到50米,这次作业比安全极限还深出19米,摆在中国打捞队伍面前的是一道生死难关。 打捞队长马玉林决定亲自第一个下水探摸。那天,他穿戴着最原始的重型潜水装备:5.6公斤的潜水服,3公斤的领盘,30公斤的压铅,36公斤的大铁鞋,17公斤的铁质头盔,还有50公斤重的潜水皮管——总重超过130公斤。就像穿着一套沉重的铁甲,在湍急的海流中艰难爬行。 经过漫长的半小时,马玉林终于潜到了58米深处,创造了中国潜水打捞史上的新纪录。他摸到了一根粗大的桅杆,判断这确实是一艘万吨轮。随后潜水员又打捞上来两个人的铭牌,对照遇难者名单,完全吻合。加上后来发现的锡锭,打捞队确认,这就是沉睡32年的阿波丸。 潜水员们面临的不只是沉重的装备,更有致命的风险。每下沉10米,人体就要承受陆地上两倍的压力。深潜时,压力会将肺部中的氮气压入血液和组织中。如果上浮速度过快,周围压力迅速降低,体内的氮气就会形成气泡,爆裂后导致严重的减压病,对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二组组长袁龙龙就曾在清除缠绕的渔网时遭遇"放漂"险情,幸运逃过一劫。 为降低风险,潜水员们每天只能下水一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最深只能到50米。他们被分成4个组,每组7-8人轮番作业。即便如此,很多老一代潜水员依然落下了终身的后遗症。 1977年到1980年,在狂风肆虐、波涛汹涌的牛山海域,打捞队员们顽强作业三年多。每晚8点,打捞进展都要逐级上报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首长。他们从船舱里打捞出大量锡锭和橡胶,每块锡锭重37公斤,每桶橡胶重50公斤。一名潜水员一次下水就要搬动几百公斤的锡锭,体力消耗惊人。他们还发现了带有东南亚风格的木雕、日本军官的指挥刀等遇难者遗物。1980年,一只刻有"阿波丸"三个字的船钟浮出水面,铁证如山地确认了沉船的身份。 1979年,打捞上来的物资拍卖获得5000万美元,这笔钱用来添置了"大力号"海上万吨浮吊。有了这一利器,打捞进度大大加快。1980年7月6日,打捞领导小组决定将阿波丸的驾驶舱局部起吊出水,沉睡海底35年的阿波丸船头终于破水而出。 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历经三年多艰苦打捞,除了一枚金戒指,传说中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15万克拉钻石以及北京人头盖骨,全都杳无踪迹。
1945年,日本的阿波丸号在途径福建牛山岛海域时,被英国误认为是战舰将其击沉,据
星河幻曲悠扬
2025-04-16 23:57:25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