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赚赔之争至今未有定论。 从成本看,耗费堪称巨大。宝船建造工艺复杂,一艘宝船需百年楠木8000根、铁钉58吨 、桐油3000桶,单船造价12万两白银。每次出行200余艘船,2.7万余人的薪酬、饮食,还有外交赏赐等,单次航行成本高达420万两白银 。 可从收益分析,又确实获利颇丰。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在海外是高价奢侈品,瓷器成本几十文,却能卖几百贯。从西洋购入的胡椒、苏木等,利润也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且多用宝钞购买。据记载,其收益是宋元两代市舶司的十几倍。 然而,这些利润大多流入皇室内库,国家财政未受益,户部却要承担巨额成本,还因“折俸”等损害官员利益。所以,郑和下西洋短期有盈利,但从国家财政和长远经济看,存在诸多弊端,难以简单判定赚赔。
郑和下西洋,赚赔之争至今未有定论。 从成本看,耗费堪称巨大。宝船建造工艺复杂
小黑回顾历史
2025-04-16 23:33:55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