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错失DeepSeek,让“钱学森”再次回国?美国一哈佛教授曝出惊人事实:“原本DeepSeek的工程师可以拿到英伟达的全职offer,美国却没有将他留住,导致‘钱学森回国’的故事再一次上演,美国跟‘国运级AI’擦肩而过!” 这位工程师名叫潘梓正,原本在英伟达实习,表现挺亮眼,公司正考虑给他转正,结果呢,他转身就回了中国,加入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 DeepSeek。 那时候 DeepSeek 的多模态团队就三个人,跟英伟达这种巨头比起来,简直就是小虾米。 可潘梓正为啥选了这个小公司?有说法是,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华人科技人才压力大,签证问题像个定时炸弹。再加上中国 AI 产业爆发,给的机会更多,能负责关键项目,不像在美国可能得从底层慢慢熬。 还有人说,中国对 AI 的支持力度大,政策、资金都到位,潘梓正觉得回国更有奔头。 这事儿让我想起钱学森,上世纪 50 年代,钱学森在美国搞火箭研究,被当成宝贝疙瘩,结果麦卡锡主义一闹,美国政府怀疑他是间谍,又是软禁又是审讯,最后逼得他回国。 那时候中国一穷二白,可钱学森就是铁了心要回来,说 “我是中国人,我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现在潘梓正的情况有点像,但时代背景不一样,美国现在对中国科技人才的限制,从签证到投资,层层加码,逼着人才往回走。 再看看 DeepSeek,这个公司 2023 年才成立,背后是幻方量化,他们搞的 AI 模型,性能直逼 OpenAI 的 o1 版本,价格却只有人家的百分之一,被叫做 “AI 界拼多多”。 2025 年 1 月,DeepSeek发布的 R1 模型,在数学、代码这些领域表现亮眼,直接让英伟达市值蒸发 6000 亿美元。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把这事儿比作 “大卫杀死巨人哥利亚”,说美国得好好反思为啥留不住人才。 为啥美国留不住人?除了政策,还有职业发展的考量,中国 AI 产业正火,初创公司能给年轻人更大的舞台,让他们直接参与核心项目。 美国呢,大公司层级多,晋升慢,而且对华人的隐形天花板一直都在,再加上中国生活成本相对低,离家近,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因素。 从国家层面看,美国想靠封锁芯片、限制投资来卡住中国脖子,可中国另辟蹊径,搞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 AI 模型。 DeepSeek 用 2048 块缩水的英伟达 H800,两个月就训练出接近 ChatGPT 4 的模型,成本只有人家的五十分之一。 美国现在也慌了。他们搞 “星际之门” 项目,砸 5000 亿美元建 AI 基础设施,可新关税政策又让成本飙升,企业都缩手缩脚。 反观中国,政策支持、市场大、人才回流,AI 产业像坐上了火箭,2025 年,DeepSeek 的月活用户突破 3000 万,应用下载量全球第一,连沙特、阿联酋都在引进他们的技术。 说到底,科技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美国要是光靠打压,不改善自身环境,那 “钱学森回国” 的戏码还会继续上演。 中国呢,得抓住机会,把人才优势转化成技术优势,别让美国再抢回去。
美国错失DeepSeek,让“钱学森”再次回国?美国一哈佛教授曝出惊人事实:“原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16 18:48:03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