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子女养老?现实可没那么美好。 有些老人,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最后却换来个不孝子,反倒成了免费保姆。 指望不上子女,就别死心眼儿,自己也得有点准备,别等老了才发现孤苦无依。 但得有备选方案,别让自己老来受罪。 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落个被人嫌弃,真是够心酸的。 养老这事儿,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图个踏实。
01 子女算计父母的金钱。 有些子女,从父母还健在时就开始惦记财产,真是算盘打得精。 连父母的养老钱都想着拿,真不知道心里怎么长的草。 听过一个案例,子女结婚生娃,开口就问老爸老妈要生活费,还嫌给得少,甚至直接让父母每月“定额供养”。 好像父母的钱,就是天生该供着他们似的。 这种行为,无非是觉得:父母的钱,现在就该自己掌控。 这种贪婪心理,不仅不孝顺,还透着股凉薄劲儿。指望这种孩子养老,简直是天方夜谭。 父母要明白,钱财是自己的养老保障,不是子女的提款机。 面对这种“提前继承”的想法,坚决不能妥协。守住财,才能守住晚年的尊严。 不要让子女的算计,毁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02 生活里的态度。 有些子女,逢年过节会主动给父母买点东西,平时也常常问候几句。 还有些子女,见面就张口要钱,从来不记得父母的辛苦。 现实中,子女是否可靠,不是看嘴上喊得多亲,而是看平时的实际行动。 那些总想着捞钱的,孝心往往靠不住。 有个长辈感慨,两个孩子,一个时常打电话问候,偶尔送些小礼物;另一个只在缺钱时才出现,还埋怨父母不给力。 时间一长,老人心里也有了数:靠不住的,终究靠不住。 父母要学会识人,不要等到老了才发现:那个总是伸手要钱的,不是孝顺,而是贪婪。 与其对不可靠的子女抱幻想,不如早点看清现实,留一手才不至于被算计。
03 工作后经常要钱。 有些人啊,真是不长进,工作都干上了,口袋还是老掏向父母。 这种子女,活脱脱一个“啃老族”典范,压根没把父母的辛苦当回事。 说到底,这种习惯,根就在于父母的过度溺爱,惯得孩子不懂独立,心安理得地继续“伸手要钱”。 我认识一户人家,开了个小店,收入不算多,但也够吃喝。 可他家那儿子,二十好几了,工作也算稳定,却隔三差五地从店里拿钱,动不动就几百上千。 父母要是稍微说两句,他还不乐意,搞得跟理直气壮似的。 其实啊,正常的子女,哪怕自己生活紧巴点,也不愿意再伸手要父母的钱。 因为成年后,大家都明白:独立才是底线,脸面还在呢! 可有些孩子就是不懂,老觉得父母的钱就是自家钱包,毫不客气。 这种子女,不仅没啥责任感,还容易养成依赖性。等父母真老了,还指望他们能出钱出力孝敬? 怕是连根头发丝都指望不上。说到底,父母也该反思,别再毫无底线地“供养”成年子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