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一男子因车祸永远丧失了呼吸能力,父母每天靠捏球来延续男子生命的

哈皮的瓜瓜 2025-04-16 16:36:02

-2006年,浙江一男子因车祸永远丧失了呼吸能力,父母每天靠捏球来延续男子生命的日子,每分钟挤压十七八次,一天下来要重复两万多次,每一次挤压,都是儿子生命的一次喘息。 在浙江台州黄岩区的上郑乡干坑村,一个宁静的小山村,曾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守护之战,如今这个故事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患者已回家。 时光回溯到200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改变了付学朋一家的命。 这个原本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在那场车祸后,颈部以下部位几乎完全瘫痪,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呼吸只能依靠插在喉部的外接塑料管艰难维持。 面对这晴天霹雳般的打击,付学朋的父母——付敏足和王兰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守护儿子生命的重担。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根本无力承担高达10多万元的专业呼吸机费用,也无法负担每日一两千元的住院开销。 在绝境之中,付学朋的舅舅受电视启发,用一个模具架子、一台压缩机、一个呼吸球,再加上一根小皮带,拼凑出了一台“山寨呼吸机”。 就是这台看似简陋到极致的设备,却在长达近5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延续着付学朋的生命。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父母的双手从未停歇,按照人正常的呼吸节奏,每分钟挤压十七八次,一天下来要重复两万多次。 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每一次挤压,都是儿子生命的一次喘息。 转机出现在2013年初,付学朋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付学朋被送入医院。 在这9天的住院时光里,医院设备科医生全力为付敏足夫妇以及当地乡卫生院医生培训正规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终于付学朋的父母基本掌握了操作要点,乡卫生院医生也学会了调节呼吸机参数以及应对紧急情况。 随后载着付学朋的120急救车缓缓驶向他的家,此时的家,已在政府的帮助下焕然一新,黄岩区民政局和残联共同承担了装修费用,为付学朋打造了一个更适宜居住的环境。 然而,回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王东升有着诸多担忧:机器故障、痰液堵塞、交叉感染。 针对机器故障,医院给出了详细的应急方案,从自行重启,到寻求乡卫生院医生帮助,再到紧急联系医院急救中心,层层保障。 同时,医生也反复叮嘱付学朋的父母,要及时为儿子吸痰,避免感冒人群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好在干坑村空气清新,这对付学朋的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而且,医院也承诺会不定期回访,持续关注付学朋的状况。 这场与命运的抗争,从自制呼吸机的艰难坚守,到如今患者顺利回家,背后是父母深沉无私的爱,是社会各界的温暖援手,更是生命不屈的奇迹。 付学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爱与希望的力量,在困境中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坚信,只要爱与希望同在,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参考资料:人民网《父母自制呼吸机延续患儿生命续:患者已回家》

0 阅读:46
哈皮的瓜瓜

哈皮的瓜瓜

哈皮的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