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伊朗为啥当不了中国的铁杆盟友?归根结底,中国已深刻体会到!除了自己别的国家都靠不住。关键时候要么掉链子,要么背后捅刀子,这风险谁扛得住? 先说俄罗斯,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制裁让俄罗斯经济元气大伤,只能依赖中国市场和能源出口。但俄罗斯骨子里还是想当“欧亚大国”,对西方始终留着退路。 比如2025年普京突然宣布允许西方国家参与北极项目,表面上说是“开放合作”,实际上是在试探西方态度,想在中美之间两头获利。 这种摇摆早在叙利亚问题上就有先例——俄罗斯一边和中国反对西方干预,一边又与美国秘密协调军事行动,甚至默许土耳其击落中国无人机,这种“骑墙”做法让中国吃了哑巴亏。 能源合作上,虽然中俄有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但俄罗斯对中国始终留着一手。2021年中俄能源贸易额占双边贸易的34.3%,可俄罗斯却把原油出口的大头给了印度和土耳其,对中国的供应量还不如沙特。 更别提“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谈了十年还没落地,俄罗斯总想用能源当筹码,在定价权和过境费上反复扯皮。 再看伊朗,虽然和中国签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可转头就在核问题上和西方眉来眼去。2023年伊朗一边和中国搞上合组织合作,一边又和英法德讨论重启核协议,甚至悄悄给欧洲输送天然气。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让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处处被动。 更搞笑的是,伊朗嘴上说“反美”,却偷偷通过土耳其和美国进行石油换粮食交易,把中国当挡箭牌。 历史教训更让人寒心。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政权一边接受中国援助,一边支持新疆分裂势力,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让中国彻底看清了伊朗的真面目。 现在伊朗又在红海搞“无人机袭船”,逼着中国商船绕道好望角,增加运输成本,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分明根本没把中国当盟友。 中国对“盟友”的警惕,源自血的教训。1958年苏联提出在中国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想控制中国海防,被毛泽东当场拒绝,直接导致中苏决裂。 1960年苏联撤走所有专家,撕毁600多个合同,让中国的原子弹研发推迟了五年。 朝鲜战争时,斯大林承诺提供空军支援,结果临阵反悔,让志愿军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硬扛美军,伤亡惨重。 这些历史伤疤时刻提醒中国:盟友的承诺随时可能变卦,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中国早就学会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能源上,俄罗斯虽然是最大进口来源国,但中国从沙特、阿联酋、巴西进口的原油占比超过50%,天然气则通过中亚管道、澳大利亚LNG等多渠道供应。就算俄罗斯断供,中国也能撑半年以上。 外交上,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既买俄罗斯的打折油气,又和乌克兰保持粮食贸易;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既支持伊核协议,又和沙特、以色列保持沟通,这种“平衡术”让中国在中东左右逢源。 更绝的是,中国通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把俄罗斯和伊朗纳入自己的“朋友圈”,但又不搞军事同盟。 比如2025年伊朗加入金砖后,中国顺势推动人民币结算,削弱美元影响力,同时用中亚管道天然气牵制伊朗,让其不敢轻举妄动。这种“利益捆绑+风险对冲”的策略,比签一纸盟约靠谱得多。 中国在国际博弈中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就明白“盟友”是靠不住的。俄罗斯和伊朗的实用主义、历史上的背约教训、中国的能源安全需求,共同决定了中国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外交策略。 现在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把149个国家绑在利益链上,用人民币结算、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这种“不结盟却处处是盟友”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大国智慧。
俄罗斯和伊朗为啥当不了中国的铁杆盟友?归根结底,中国已深刻体会到!除了自己别的国
清音绕耳旁
2025-04-16 12:35:5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