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的5个调理方法
方法1:食疗保健
上热下寒的食疗方,最推荐黑豆水,能把上焦的虚火收到肾水里。
做法很简单:半碗黑豆两碗水,冷水下锅,水开后小火20分钟即可。黑豆不用吃,可以加冰糖。
上热下寒的人,适合饮食清淡,尽量吃七分饱,给脾胃留点运化的空间。平时适宜多吃:茯苓、山药、陈皮、肉桂、莲子、黑豆等等。尽量不吃生冷油腻,不吃辛辣伤阴的食物。
方法2:穴位保健
上热下寒的人,可以重点关注4个穴位: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从上到下,按揉或艾灸都可以。尤其是每晚睡觉前,用掌心最热的地方贴到涌泉穴,或者来回搓热涌泉穴,效果非常好。
对于上热下寒,还可以通过针灸来调理。内经中提到: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简单来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用针刺的方法,来引热下行,恢复寒热平衡的状态。针灸穴位可参考: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
方法3.泡脚方:清上温下足浴包
配方:黄连5g,黄芩8g,干姜10g,法半夏10,肉桂5g,艾叶8,炙甘草5g。
上热下寒的人很适合每天泡脚,可以温暖下肢,引气血下行。可以简单地煮艾叶来泡脚,用专门的泡脚方效果当然更好。
这个方子专门为了上热下寒开发的,完全按照上面的调理思路:半夏打通中焦,黄岑+黄连清虚热,肉桂+干姜引火归元,甘草调和诸药,使气机通畅。
方法4:调理上热下寒的经方:泻心汤
张仲景先生为后世贡献了很多强大的经方,其中的泻心汤系列,对于调理上热下寒有效。泻心汤有3个: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泻心汤主治痞证,也就是脾胃堵塞,这3个方子调理脾胃气机,恢复升降。这3个方子很相似,思路也差不多,有攻有守,寒热并用,通调中焦脾胃。
甘草泻心汤:法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人参6g,黄连3g,大枣4枚,炙甘草9g。
方法5.上热下寒适合的中成药:交泰丸
交泰丸的成分很简单,只有黄连和肉桂两味药。方子简单,功效可不简单,黄连降心火,肉桂暖肾水,组合起来寒热并用,可以交通心肾,所以叫交泰丸。
除了以上方法外,常揉腹、金鸡独立、站桩、吴茱萸贴脚心都是很不错的方法。只要坚持,都能看到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