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真理报报道,库尔斯克8个月大战,死亡大批西方雇佣军。实际上就是,西方正规军。
据统计,库尔斯克战役中乌军损失72000人,其中外国雇佣军4500多人,平均16名乌军中就包括1名外国雇佣军。这其中,格鲁吉亚雇佣军战死1230名,哥伦比亚雇佣军阵亡917名,法国雇佣军阵亡208人,德国197人、英国156人、美国89人、澳大利亚17人以及日本人4人。这些数据表明,西方以雇佣军名义投入了大量正规军参战。
北约除美国和土耳其外,其他30个国家加起来都没有10万地面机动部队可投入战场。库尔斯克战场乌军投入力量已超北约集团可投入的地面力量。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乌军仍惨败,证明北约地面部队直接参战也无法击败俄军。
从装备看,俄军在库尔斯克战场拥有数千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火箭炮,以及数以万计的导弹、巡飞弹、重型FPV无人机。而欧洲凑一点送一点的武器装备,到了俄乌战场就是杯水车薪。例如,美国陆军采购部助理部长道格·布什称,美国现在每月可生产36000发炮弹,这点弹药量保障乌克兰战场都不够。
在军事训练方面,乌军第47机步旅在德国接受美、德和其他北约军事教官培训时,对北约陆军实战能力非常鄙视。美军游骑兵特种部队每天训练时间仅6小时,乌军新兵大部分时间都在闲逛和休息。在靶场时,美军甚至不懂无人机指引目标、机枪迫击炮自动榴弹发射器超越精确射击技战术,美军和北约军队对电子对抗也非常陌生。
从战争潜力看,俄罗斯军工产能更强、动员能力更强。俄罗斯输了40块能很快补充40块甚至80块,而乌克兰输了70块却只能补充10块钱。在消耗战中,北约地面部队的劣势暴露无遗。
综合来看,北约地面部队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表现,揭示了其真实的战斗力水平。尽管北约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体系,但在实战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这场战役不仅是对北约军事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其战略决策和军事准备的反思。北约应重新审视其军事战略,加强实战训练,提升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大家觉得北约该如何提升自身实力呢?
利刃
你的意思是说马斯克弄死了不少美国人?
无锡阿敏
乌死鸡的军队,已大部是换皮的雇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