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著作流传:没有传到唐宋中国,或反证了西方虚构历史
西方史书告诉我们,古希腊著作能够重现天日,有两个重要中转站,即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先是波斯帝国收留了不少希腊学者,波斯帝国灭亡前后,阿拉伯帝国掀起“百年翻译运动”,翻译了大量古希腊著作,这些著作在中世纪后被翻译成拉丁文,最终回流到了欧洲。 关于古希腊文明的真伪,一直是网络上的焦点话题,但无论“真史论”还是“伪史论”,都缺少过硬的证据。笔者不敢妄言古希腊文明的真伪,但从中国唐宋文献记载来看,古希腊著作在波斯与阿拉伯的传承过程的确疑点重重,让人难以相信,甚至极有可能是虚构的一段历史,不信请看以下分析。
波斯萨珊王朝与唐朝交往密切 波斯萨珊王朝晚期,大约是中国北周时,波斯学术氛围非常宽松,霍斯劳一世(《隋书》中有此人记载)在贡迪沙布林建立了一所学院,供被罗马帝国迫害的聂斯脱里基督徒容身,他们还带来了大量珍贵的古希腊著作,后来霍斯劳一世将之翻译为波斯语。 由于先后遭遇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打击,在唐朝初期时萨珊王朝轰然倒下。那么,萨珊王朝灭亡之后,古希腊典籍去哪了呢?按照西方史书说法,唯一去的地方是阿拉伯帝国,但这种说法存疑,原因有以下两个: 首先,阿拉伯人入侵萨珊王朝时,波斯王子俾路斯向唐高宗寻求军事帮助,之后唐高宗设立了“波斯都护府”。除了俾路斯之外,还有不少波斯人来华,甚至就此定居在了中国,考古发现的一些墓葬证实了这一点,其中“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证实当时有基督徒来华。那么,这些人为何没有将一本波斯语的古希腊典籍带到中国?
其次,波斯都护府设立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一带,与阿拉伯帝国发生过20余次战争,时间长达百余年,唐军胜多负少,最广为人知的是怛罗斯之战。那么,唐朝已经进入了原萨珊王朝的领土作战,为何没有记录下一本古希腊著作?要知道,怛罗斯之战中的唐军俘虏杜环,后来周游阿拉伯地区,最远到达埃及,因此唐军士兵忽略了所有古希腊典籍的可能性并不大。 汉唐文化中,有着众多波斯文化元素,这与当时中国人心态开阔密切相关,但奇怪的是,波斯萨珊王朝晚期翻译了不少古希腊著作,却没有一点主动或被动流入中国,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阿拉伯与唐宋交往六百余年、数十万人级别 如果说波斯的古希腊典籍没有传到中国,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阿拉伯人却没有将一部古希腊典籍传入到中国,就非常违反正常逻辑了。 伍麦叶王朝,又称白衣大食,始于661年终于750年,其“哈里发”哈立德比较重视知识,曾将一些希腊语和科普特语的炼金术、占星术和医学书籍译成阿拉伯语,拉开了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序幕。 阿拔斯王朝,又称黑衣大食,始于750年终于1258年。黑衣大食建国后,就采取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将大量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译为阿拉伯语,并还建立了全国性的综合学术机构——智慧宫,将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推向顶峰。关于智慧宫,在西方史书中地位很高,蒙古西征时灭掉了阿拉伯帝国,据说烧毁了文明的结晶——“智慧宫”,但非常巧合的是,其中古希腊典籍逃过劫难,其他典籍大部分毁于大火。 也就是说,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前后大约持续500年,是一场由阿拉伯帝国官方领导的文化运动,哈里发高度关注与推进。
然而这场改写人类文明命运的翻译运动中,却有以下一些疑问: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爆发过多次战争,但唐朝胜多败少,即便怛罗斯之战后五十年内,黑衣大食主动遣使来朝17次。可以说,阿拉伯人知道唐朝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事实也是如此,当时黑衣大食与唐朝是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 那么,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中,为何不翻译中国这个最强对手的典籍,却主动翻译已经消失的古希腊、波斯、印度等的典籍?阿拉伯人来到唐朝时,为何不展现他们翻译的古希腊知识,以表现他们的先进与强大?
唐朝时期,大约有几十万阿拉伯人(其中包含波斯人等)居住在中国,散布在广州、泉州、扬州等港口城市,仅广州一城就有20万,据说被黄巢屠杀掉了,《苏莱曼游记》等中有记载。由于外国人太多,导致唐朝针对外国人制定了特别的法律条文。 宋朝时期,阿拉伯人略有减少,但还是有很多阿拉伯人来华定居,知名度最高的是蒲寿庚,后来掌控了泉州,投降蒙元而杀死过几千赵宋宗室。 既然黑衣大食哈里发重视文化,所谓上行下效,那么阿拉伯商人来华之后,正常逻辑是收集唐朝典籍,并将之翻译带回去讨好上层贵族,换取更好的行商条件,最终藏在“智慧宫”中。但实际上,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中没有翻译过什么中国典籍。
反过来说,阿拉伯商人来华,目的是为了赚钱,但在行商的过程中,却需要与中国文人、官府打交道,而唐宋时期中国数学、天文等都很发达,当时文人也不保守,因此阿拉伯商人是可以用古希腊典籍等进行“雅贿”,结交人脉或换取更好的行商条件。但实际上,中国唐宋文献中没有关于古希腊典籍的记载。 从白衣大食开始到宋代灭亡,唐宋与阿拉伯人交流一直没有中断,中间持续了600余年,为何一部古希腊典籍都没有传到中国?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流非常庞大,属于几十万人的交流,其中必然有一些喜爱读书的阿拉伯人,他们为何也没有与中国人交流古希腊知识?中国唐宋文人或许排斥部分古希腊著作,但要说会不会全部排斥,以明朝士大夫的接受程度来看,绝对不可能。
当然,虽然不能因为古希腊典籍没有传到唐宋中国,就此否定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与古希腊典籍的传承过程,但在600余年内、数十万人级别的商贸交流中,却没有一部古希腊著作传到中国,而唐宋中国又是一个高度文明、至少不会完全排斥外来文化的国家,因此就很难不让人对西方描述的古希腊著作传承史产生怀疑!
木木
其实就是剽窃的中国文化,假借嫁接到所谓古希腊文化。
sunshine
西方的所有文明和遗迹其实就是两本小说,一本叫圣经,埃及和两河流域叫旧约,古罗马后叫新约。另一本小说叫荷马史诗。
无为 回复 04-16 10:12
这些也很可能是近代伪造的,去读一读荷马史诗,里面有大量的“xxx的儿子xx”“xxx你坐下”语句,这样啰啰嗦嗦、无实际意义的话不可能是2000多年前资源贫乏、书写不方便时代的语句。
雪尘
那块景碑也是假的
用户14xxx03
古希腊文明是假的,大秦景教流行碑也是假的。这个碑是明朝时传教士搞的伪作
好名出不来
从景教的一些信息来看,和基督宣传的有很大的区别,神话体系不但很粗糙,还很原始
龙歌
西方伪史
青青
阿拉伯人吹嘘造假的成分也不少!亚历山大东征到新疆就是阿拉伯人造的谣!一神教的历史是按照他们的宗教走得!
无聊至极
因为虚构所以没有实物
918
不就是偷了我们的东西,换个名字马甲就说是自己的,然后反过来诬陷我们剽窃,这跟棒子的操作基本一样,不同的是,中国已不是大清
滟滟
事出反常必有妖!
厌蠢症患者
小编是东突恐怖分子吗?居然说古希腊著作没有传入中国,新疆就出土过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而且还是叙利亚文。
南田古道 回复 04-18 12:41
用什么文字书写的,第一版是什么,怎么流传过来。亚里士多德几百万字,全世界的羊杀了都写不完
焰火雄师 回复 04-20 00:11
係所講可查到1905年外國人盜挖出來,又屬孤本。本身做假同景泰碑都系一個級別,自導自演帖金項
黑暗骑士
活版印刷在宋开始应用,我们国家都没有多少宋朝以前的书籍,同理西方国家的书籍也基本上是手抄本,孤本多,当然不会有大的传播
红茶不能撒
伪史论者又开始睁眼说瞎话了。 2021年至2023年,中山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联合对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示了寺院的整体布局,整个遗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一座结构完整、保存状况较佳的景教修道院,包括仪式大厅以及厨房、酒窖、图书室、储藏室等附属建筑。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包括871件汉文、叙利亚文、回鹘文、粟特文等多语种文书等。还有一批壁画等遗物,还有一件保存完整的玉雕十字架。这批文书中包括一件汉文佛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张两面分别用叙利亚和文回鹘文抄写的景教礼仪文献,以及一件汉文道经,背面书写叙利亚文—粟特语双语礼仪文献。上世纪初还被盗掘了大量珍贵文物,如:圣经新约和旧约、一篇5世纪的圣咏、《马太福音》残卷以及希腊文书写的尼西亚信经,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更接近古希腊语版本的《圣乔治受难记》、更古老版本的《东方教会编年史》,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叙利亚语版本的《范畴篇》以及许多古希腊、罗马传统药方,这些被盗掘的文物分藏于柏林国家图书馆、亚洲艺术博物馆、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等地。
红茶不能撒 回复 范奎雷 04-21 10:37
这事我知道,这批死海古卷是02年集中出现的,经测验这一批都是假的。所以能说明什么?另外伪史论确实是进口理论,传到国内把中国伪史这部分删掉了[滑稽笑]原版伪史论连长城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修的。
范奎雷 回复 04-21 10:30
很多人并不知道:西方伪史论最初是由西方人自己提出来的!西方近现代很厉害,所以一群西方闲人就想考证一下,他们的祖先是否也很厉害?结果一考证,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