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上将张发奎曾说:“8年抗战,谈不上什么史诗,我们和日军的作战,几乎没有一场真

爱吃凉拌菜 2025-04-15 11:56:28

国军上将张发奎曾说:“8年抗战,谈不上什么史诗,我们和日军的作战,几乎没有一场真正的胜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迟滞敌人的进攻……” 1896年张发奎生于广东韶关,他曾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和武昌第三陆军中学,这两地都是民国时代的革命重镇。在这样的环境中,张发奎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广东的粤军,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 他曾经担任孙中山的贴身侍卫,后来成为总统府警卫团3营营长,这一职位在当时相当于清朝的御前带刀侍卫。值得一提的是,总统府警卫团的另外两个营长分别是叶挺和薛岳,这两人后来都成为近代中国史上的著名将领。 张发奎对孙中山极为忠诚,他跟随孙中山南征北战,屡立战功。1925年,张发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师长,他的部下中有一个名叫叶挺的团长。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叶挺和他的独立团。虽然叶挺的独立团在历史上以“铁军”著称,特别是在北伐期间的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名声大噪,但很少有人知道叶挺的独立团实际上是隶属于张发奎的12师。 在贺胜桥之战中,张发奎的12师是攻击的主力。在张发奎的指挥下,35团和叶挺的独立团共同发起了正面攻击。战斗异常激烈,炮火声震天响。张发奎亲自拔枪督战,誓言后退者即处枪决。在他的激励下,叶挺的独立团率先冲上了桥头,35团紧随其后。张发奎,充满斗志,也不顾个人安危,扛起机枪,带领一群文官投入了这场火海之中。 这场战斗显著地改变了中国军阀的力量对比。在这场战斗中,吴佩孚的部队彻底失去了斗志,尽管吴佩孚枪毙了数名军官以示惩戒,但这并未能扭转他的军队的溃败态势。正是这场战役,标志着北洋军阀逐渐从历史舞台上退出。 虽然在战后功劳大多归于叶挺独立团,但事实上,这两场胜利在当时被算作是张发奎的功绩,使他最终晋升为第4军军长。尽管张发奎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他对蒋介石个人却颇有微词,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张发奎的态度更加坚决。 当张发奎请求北上抗日,而蒋介石却指派他去打击红军时,他极为不满。张发奎公开发表声明,表达了他对于国家面临外侮时的责任感:“日寇进犯我中华,中国军人只有抗日一途,否则天理不容!”此后,蒋介石依旧未允许他北上,张发奎在愤怒之下选择出国游学,他在伦敦发表演讲时更是情绪激动,表达了他对抗日的坚定决心。 1940年1月,张发奎作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率部驻守广西柳州,肩负抗击日寇的重任。在此期间,他与何应钦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何应钦将第四战区军械库的库长职务赐予自己的侄子,这个决定让张发奎感到不满,因为这位何少爷并不适合这一重要职位。 军械库位于柳江旁的蟠龙山一个山洞里,位置易受雨水侵袭,关键职责是保持军械库的防水性,防止潮湿导致的爆炸。然而,在一次大雨期间,何库长对此毫不关心。张发奎得知后,立即召见何库长进行问责。何库长却大言不惭地回应,认为被水泡没什么大不了,他可以承担所有后果。 不久,军械库因雨水浸泡发生了化学反应,引发了爆炸,造成20多名工作人员死亡。张发奎对此事感到愤怒,立即下令逮捕何库长,准备依法处理。何应钦得知后,命令张发奎将侄子送往重庆“法办”,这显然是希望借调动地点来保护其侄子。然而,张发奎明白其中的含义,坚决选择在当地进行法律程序,抵抗了来自多方的压力。 抗战胜利后,张发奎在广州担任接受日本军队投降的官员,对待日本23军司令田中久一的处理同样显示了他的坚定和原则。田中久一作为战犯,虽然声称是佛教徒,但张发奎鉴于其在广东犯下的重罪,坚持其应受到极刑。在张发奎的坚持下,田中久一最终被执行枪决。 1949年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张发奎离开了大陆,最终定居香港,在那里他度过了晚年,直至1980年3月10日逝世。

0 阅读:60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