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真正懂了毛主席的“狠”???有一个回答是直接贴出了一张报纸。这张报纸是

笔杆和腰杆一样硬 2025-04-15 00:44:35

你什么时候真正懂了毛主席的“狠”???

有一个回答是直接贴出了一张报纸。这张报纸是1962年9月22日的报纸,里头有一篇评论中印关系的文,其实应该更像是“声明”,标题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篇文章被刊发28天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打响了。

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勿谓言之不预”。它实是通知印度:“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而类似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话,毛主席还说过很多,比如1939年9月16日,他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比如,1946年夏天,毛主席会见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再比如,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里说的:“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毛主席的狠,并不是天生的,他的狠和那种经历了极致黑暗、早早体会了世态炎凉的心肠硬的“狠”并不一样。他的种种狠,更像是那种看懂、看透一切且自身内核极其强大,而生出的“狠”。

前一种狠让人恐惧,而后一种狠则让人敬畏且越发对世界充满安全感。之所以说有安全感,是因为毛主席的这种“狠”本身就是面对困难、挫折时的解法,有它,就会让人不会惧怕任何。

毛主席的狠是怎么来的?答:

第一、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强势性格,不怕事、不怕死。

第二、还因为,他是一步步从底层走来的,他经历过真正的谷底,有极其能吃苦的品行,这种品行,让他敢于做任何抉择,因为大不了就是回到起点。

第三、因为毛主席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起起落落,这就像一个做生意的人,经历了无数次破产后的重新创业成功,这种人一定是狠的,因为他们可以承受任何糟糕的结果。起起落落为他提供了底气。

第四、毛主席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别的不说,长征八九万人开场,最后五六万人幸存,死亡率基本对半开了。经历过死人堆,能不狠吗?

第五、毛主席跟世界上所有的强国都干过,而且从未落于下风过,这些世界强国,包括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等。

第六、毛主席始终认为自己从人民中来,一直是人民,他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人民,为了毛主席提供了力量,也是他的底气,让他任何时候都有一股狠劲。

世间的爱恨,从来不是无缘无故,毛主席的狠,亦是如此。如此毛主席,也难怪帝国主义会如此畏惧他!如此毛主席,过世近半世纪,仍被无数后人崇拜,当是情理之中!

3 阅读:4896

评论列表

劈山

劈山

71
2025-04-21 12:16

冠绝古今,照耀未来。

永往直前

永往直前

56
2025-04-21 14:17

毛主席千古伟人,冠绝古今中外

阿bo

阿bo

46
2025-04-21 14:20

千古一人!

西洋参

西洋参

38
2025-04-21 18:27

伟人千古!

爱上鱼

爱上鱼

32
2025-04-22 10:08

从黑暗中走来,散发着极致的光明,为中国照亮前行的路

用户14xxx24

用户14xxx24

30
2025-04-22 09:24

伟人千古!

润泽乾坤

润泽乾坤

22
2025-04-22 10:02

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

伍哥

伍哥

18
2025-04-22 07:21

伟大领袖毛主席。

朋友

朋友

12
2025-04-22 11:54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人民的拥挤,才能藐视一切强敌,才能在斗争中百战百胜。

用户14xxx75

用户14xxx75

12
2025-04-22 13:26

没有非凡的胆色和毅力是干不了大事的,毛主席是千古伟人,他以一己之力把中国从泥潭里拉了出来。[赞][赞]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9
2025-04-22 13:16

顶礼膜拜!

异客

异客

8
2025-04-22 13:13

全世界独一份

老马

老马

4
2025-04-22 11:40

最后一个视频,拉了布什过来说:你能当总统。

用户34xxx22

用户34xxx22

2025-04-22 16:33

毛主席说,对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

睿睿居士

睿睿居士

2025-04-22 17:03

小编还是没有理解毛主席经历过的牺牲,讲红军牺牲对半开是不对的。长征最后幸存五六万人,是计算了一二四方面军以及红25军等全体北上的红军(其实还计算了陕北红军)。而8.6万红军开场,仅仅是指从于都出发的中央红军,而一方面军还先期出发几只先遣队,加中央红军人数总计十余万。另四方面军中途会师时也有8万之众,其他红军就不细讲了。而最终中央红军跟随毛主席到达陕北时仅余7000人,这里面还包含了沿路新征召的人员,就是用九死一生都是远远不能描述的。仅举一个数据,江西参加红军50万人,长征活着到达陕北你猜多少人?1000人。只有经历了百死一生,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笔杆和腰杆一样硬

笔杆和腰杆一样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