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李小龙和武术指导黄家达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黄家达是泰拳冠军,还担任过飞虎队总教官,一开始两人势均力敌,可李小龙使用自创的“截拳道”后,两人的交手惊呆了所有人。
在美国的一家名叫李小龙武馆里,只见众人围于练武场的两边,曾将成龙打的落花流水的梁小龙担任裁判,场中的两人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嘟——”随着一声紧急短促的哨响,黄家达后腿一迈,以破竹之势向前冲出,右拳高高抡起狠狠砸下。看到黄家达的攻势,李小龙双目一凝,随即身体快速反应起来,一个格挡,冲拳!两人在短短几秒内交手了几十招。
两人意识到了这样远远无法赢得比赛,远远对视一眼,两人便不约而同的使出了自己的最强招式。黄家达作为黄氏泰拳的继承者,他融合了泰拳与其他多种拳法,创造了独特的综合拳,凶狠霸道,勇猛冲击。
这边李小龙也不甘示弱,他使用出了自己独创的截道拳后,仅仅几式,就将泰拳冠军黄家达踢飞在地。
“砰——”“咳咳”,随着黄家达的倒地,激起地面一片尘土,引起了众人的一片惊呼。看到黄家达倒地不起,李小龙不计前嫌,便走上前去搀扶。
李小龙武功如此出众,与他的天赋与努力可谓是分不开的。
李小龙出生在美国,在他小时候便对武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小时候在美国生活没几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便带着李小龙回到了中国香港,这也为他学习武术奠定了基础。
在香港上小学时,李小龙对学习十分不感兴趣,一心一意只想着武术的一招一式,还时常与他人进行所谓的“比划”,以至于他屡屡发生逃课、打架斗殴等现象。他的父亲因此常常被叫去学校。对于自家孩子这种现象,他觉得需要跟他好好谈一谈。
经历一番交心般的谈话,父亲得知孩子对于武术的喜爱,心里也明白他不是读书的料,慎重思考后他决定支持孩子的选择,送他去学武。
历经一番波折后,李小龙终于拜得叶问门下,习得咏春拳。就这样出于对武术的热爱,李小龙日复一日的坚持着。除此之外,他还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拳法,力图将各种武术融会贯通,这样的日子直到他去美国上大学。
在美国上大学期间,李小龙学习的是表演专业,虽比不得武术,但李小龙对于表演的热爱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或许在这个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一个让自己成为功夫巨星的决定。
他兼顾着学业与武术,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成功将各种拳法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招式——截道拳。
就这样,凭借着这一独特的拳法,李小龙很快在各个剧团成为了有名的武打演员,名气也渐渐传了出去,成为了中国武术的有名的宣传者。
凭借着“李小龙”这一名字的知名度,他开了许多武馆,传授武艺,宣扬武术。
随着李小龙在美国的名气高涨,众多中国的武者也想跟他较量一番,有的是想与他比较武艺,有的主要是想踩着李小龙在美国名扬立万。
无论是洪金宝还是陈慧敏,无一不输的心服口服。他们后来说道:“李小龙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巨星,真正的功夫巨星。”
而李小龙的名气大躁同样引起了泰拳冠军、曾担任美国飞虎队总教官的黄家达的不满,他认为陈慧敏他们只是把李小龙的功夫夸大了,他觉得如果是自己上的话肯定能将李小龙打败。
黄家达子所以如此自信,还与他的拳法有关。黄家达出生在中国香港,在他小时候除了开始学习黄家特有的泰拳,他还自己学习百家拳。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黄家达成功摸索出一套新的拳法——综合拳,这为他在中国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
后来,黄家达偶然听说了众多武者对于李小龙的赞誉,便想着比较一番。为此,他专门乘坐飞机飞往美国,找到了还在剧团中的李小龙,向他下达战术。
于是,这场比赛由梁小龙担任裁判,以黄家达的最终失败结束。
黄家达倒地后,李小龙走上前去搀扶着他,随着众人离开了武馆。后来两人还因此多次交流,成为了朋友,可谓不打不相识。
黄家达在之后的一次采访中说道:“李小龙的速度很快,他一拳至少500磅,力量很大。别看他瘦瘦小小,其实他全身都是肌肉,爆发力很强。”
后来李小龙继续发着自己的光,正准备大展宏图拍摄一部电影时,却突然在香港逝世。对于他的死因众人猜测纷纷,但仍旧是一团疑雾。众人对于李小龙的逝世感到无比惋惜。
纵使李小龙不在了,他的武术精神仍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让中国武术的走出国门,宣扬了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