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集团是怎么制衡甚至威胁皇帝的? 1.不让皇帝碰军权 2.不让皇帝查账

长江有大中 2025-04-14 00:25:35

明朝文官集团是怎么制衡甚至威胁皇帝的? 1.不让皇帝碰军权 2.不让皇帝查账 文官集团主要的手段是把皇帝变成【小聋瞎】。 直接让皇帝落水,毒死那都是极端手段,属于皇帝快失控了的不得已而为之。 主要体现在皇帝: 一,不让触碰军权, 二,不让皇帝想查账这两方面。 一般情况是吓唬,比如知名道长嘉靖皇帝 人家一开始也是有志青年好嘛,天降皇位,那也是想努力想重振大明的。 结果南下视察,行宫被点了三次,是的你没有看错,三次,有一次还是从火里被人背出来的。 继位的裕王是小儿子,你要问大儿子去哪儿了,大儿子立冠出宫一日暴毙了。 在家里睡个觉,宫女都能半夜勒脖子,宫卫太监集体隐身。 要不是皇后带人来救,已经凉凉了,后来血洗整个皇宫,皇后牵连其中也弄死了。 可还是没用,整个皇宫,太监,宫卫,宫女,乃至枕边人全是文官棋子。 杀一批,新进来的还是他们的人,就算刚进来不是他们的人,他们也有办法通过威逼利诱家人,把新进宫的人迟早变成他们的人。 如果你是嘉靖,你跺你也麻。 所以才搞了个小院子,重用太监,最好是父母双亡那种,院子里就两三个确保干净的身边人,外面禁军团团围住。 基本上明朝堡宗之后的皇帝,没意外死的话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刚继位满怀壮志—>想收权心灰意冷—>放弃摆烂众正盈朝。 明朝皇帝基本上也摸索出了一套生存法则: 第一,军权绝对不能去碰。 第二,锦衣卫必须搞但要注意尺度。 第三,搞钱可以但不能从文官手里掏。 第四,人事权是可以拿来和文官博弈的,在规则里党争失败被杀,文官集团是认的。 第五,太监用来牵制文官很好用。 明朝文官集团对皇权的制衡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现象,其核心在于制度设计、权力博弈和利益冲突。 以下从五个维度解析这一机制: 一、制度性权力框架 明朝的官僚体系继承并强化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六部制,但通过废除丞相实现了权力的结构性调整。 朱元璋设计的"皇帝-内阁-六部"三角架构中,内阁票拟权与司礼监批红权的制衡体系,本质上将文官集团置于决策中枢。 正统年间形成的"廷推"制度(《明会典·吏部》),使三品以上官员任免需经九卿会议,直接削弱了皇帝的人事专断权。 二、信息操控机制 文官集团通过掌控通政司(掌天下章奏)和六科给事中(封驳权),构建起信息过滤系统。 以嘉靖朝为例,《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二十一年至四十五年间,六科封驳敕令达127次,成功率达63%。 皇帝获取的政务信息高度依赖文官加工后的题本奏本,形成"章奏之权,半在阁中"(《万历野获编》)的局面。 三、财政控制体系 户部与地方布政使司构成的财政网络,使文官集团掌握经济命脉。 隆庆元年(1567)太仓银岁入仅200万两,到万历六年(1578)通过张居正改革增至435万两,这期间户部对皇室开支的制约力度显著增强。 《万历会计录》显示,皇帝内帑与太仓库的收支比例从宣德年间的3:7降至万历中期的1:9。 四、军事权力博弈 土木堡之变(1449)后形成的文官督军制度,使兵部实际掌控调兵权。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变时,兵部尚书丁汝夔拒绝执行世宗直接调兵旨意,最终导致蒙古兵临北京城下。 这种"将从中御"的制度设计,使五军都督府逐渐沦为兵部的执行机构。 五、意识形态武器 程朱理学构建的"天道-士大夫-皇帝"伦理链,赋予文官集团道德制高点。 万历年间围绕国本之争,累计有146名官员上疏307次(《明神宗实录》),最终迫使皇帝妥协。 东林书院提出的"天下之公"理念,更是将文官集团的议政权上升到天命高度。 皇帝的反制策略 1. 厂卫系统:成化年间增设西厂,万历朝锦衣卫编制扩至15万人,形成独立于官僚体系的情报网。 2. 宦官政治:司礼监通过批红权分享决策权,万历朝矿监税使体系年获利约50万两白银(《明史·食货志》)。 3. 人事操控:嘉靖帝通过"大礼议"事件更替朝臣247人,占正德朝进士总数的34%。 这种博弈最终形成动态平衡:文官集团掌握日常行政和意识形态,皇帝保留最终裁决与非常规手段。 但双方对抗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万历后期六部尚书空缺率达40%,为明末危机埋下伏笔。 这种制度性内耗,恰是理解明朝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 明朝职场 明朝兴亡 文官成就 明朝吏治 文官的权力 历史文官

0 阅读:990

评论列表

少时风流老亦狂

少时风流老亦狂

11
2025-04-15 22:38

这怪谁呢?就怪朱高炽朱瞻基这两个棒槌。本来大学士是以低品靠皇帝的权力来制衡百官,朱高炽转头就给杨士奇升了礼部尚书。都成百官顶流了,怎么还会认真的帮皇帝做事呢?而且杨士奇杨荣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应该都是仁宣朝的事。朱棣圈养藩王已经是自断一臂,这两个棒槌更是损己利人。朱祁镇就是为他爹他爷爷埋单的。虽然朱见深硬气了一把,但这已经是皇权最后的辉煌了。皇权独大虽然不好,但还是胜过文官集团独大。

你说的对

你说的对

4
2025-04-16 03:16

根上原因,薪资太低 限制又多 又喜欢杀官,当官后来学精了阴着搞皇帝。

龍曦う羽 回复 04-21 00:09
薪资低你还想做官?

不管咋的

不管咋的

1
2025-04-17 12:44

总结的很到位,收藏了!

长江有大中

长江有大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