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处刑,行刑前,他亲临现场,一位宫女熬不住刑,对朱棣破口大骂:“我们何罪之有?” 永乐五年的初春,明朝都城南京笼罩在一片哀伤之中。徐皇后的离世不仅让朱棣失去了得力助手,也让庞大的后宫群芳阁失去了主心骨。这位与朱棣共同打天下的结发妻子,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她在世时,后宫秩序井然,各宫嫔妃和睦相处。 此时的朱棣正值壮年,征战四方,军事上屡建奇功。但后宫事务繁杂,没有主持大局者,难免会出现纷争。永乐皇帝深知这一点,便开始物色新的后宫管理人选。彼时,朝鲜李氏王朝与大明保持着密切的朝贡关系,经常选派秀女入贡。 永乐六年,朝鲜派来了一位名叫权氏的少女。这位十七岁的异国女子,从渡海到入宫,历经千辛万苦。权氏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中原礼仪,精通诗词歌赋。她不仅容貌出众,更重要的是具备管理才能,这正是朱棣所需要的。 在宫中,权氏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她善于处理各宫之间的关系,调和矛盾,深得朱棣赏识,被封为贤妃。在她的管理下,后宫事务井井有条,各项礼制得到恪守,宫女们各司其职,一改徐皇后离世后的混乱局面。 然而,当时宫中有不少朝鲜籍宫女,她们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小圈子。有的人借着同乡关系相互扶持,有的则因攀附未成而心生嫉恨。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吕氏的宫女,她是朝鲜商人之女,想借同乡之谊得到照拂,却未能如愿。 永乐八年,朱棣亲率大军征讨蒙古,权贤妃随军出征,可见皇帝对她的信任。但就在凯旋归来途经河北时,权氏突然离世,年仅十九岁。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在后宫掀起了轩然大波。吕氏向朱棣告发,称是另一位朝鲜籍的吕美人下毒害死了权贤妃。 吕氏的诬告在宫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锦衣卫迅速展开调查,吕美人及其周围的宫女太监尽数被捕。大明朝廷向来以严刑著称,加上锦衣卫善于审讯,没过多久就逼出了不少"口供"。 正当此时,宫中又发生了一件事。吕氏与另一名宫女鱼氏被发现与太监有染,这种被称为"对食"的行为在后宫并不少见。朱棣本不太在意这些事,只是略施薄惩。但两位宫女却因畏罪自尽,这一举动反而引起了朱棣的怀疑。 作为一个靠"清君侧"起家的皇帝,朱棣对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的迹象都格外警惕。他开始怀疑,于是下令对宫中所有朝鲜籍人员展开大规模清查。 锦衣卫的审讯越发残酷,在剧烈的疼痛下,无辜的宫女们不得不互相攀咬。本是单纯的后宫纷争,竟被硬生生地扣上了谋反的帽子。案件逐渐扩大,最终牵连了两千八百多人,包括宫女、太监及其家眷。 为了杀一儆百,朱棣决定亲临刑场观刑。行刑那天,南京城外哭声震天。面对如此惨状,一位宫女再也忍不住,对着朱棣破口大骂,质问他们何罪之有。这一幕被记录在了朝鲜《世宗实录》中。 这场浩劫影响深远。朱棣的太子朱高炽深知此事过于残酷,后来特意嘱咐幸存的朝鲜宫人回国后不要声张。但这件事还是在民间留下了许多议论,被认为是朱棣一生中最大的错判之一。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处刑,行刑前,他亲临现场,一位宫女熬不住刑,对朱棣
爱吃凉拌菜
2025-04-09 16:15:35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