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在张学良8000银元的资助下,刘长春一个人单刀赴会,前往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这让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人,至今都时常被人提起。
1909年,刘长春出生在这座海滨城市,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会在日后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传奇人物。
小小的刘长春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运动天赋,特别是在跑步方面,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创造了大连小学生中跑和短跑的最新纪录。
100米11秒08,400米59秒,这样的成绩即便放在今天,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也是相当惊人的。
然而,天赋并不能改变生活的困境,家境贫寒的刘长春只读了一年中学就不得不辍学,成为了一名玻璃厂的学徒工,但是,命运似乎总是眷顾那些不肯放弃的人,1927年的一次跑步比赛,彻底改变了刘长春的人生轨迹。
在这场比赛中,刘长春的表现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东北大学体育部部长孙庆博。
孙部长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年轻人的潜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破格录取刘长春进入东北大学体育系学习,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刘长春的命运,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培养了一位杰出的人才。
进入大学后,刘长春如饥似渴地学习和训练,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坚持刻苦训练,很快就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东北大学的校长张学良也注意到了这个优秀的学生,他不仅为刘长春延请名将担任教练,还给予了大力栽培,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刘长春的运动水平突飞猛进。
通过足球和短跑的不断锻炼,刘长春在国内各大赛事上屡获佳绩,逐渐成为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之一,他的崛起,也为中国田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当时的中国田径界流传着一句话:"北刘南程","北刘"指的就是刘长春,而"南程"则是指另一位出色的短跑运动员程金冠,这两位运动员的良性竞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短跑运动的发展。
1932年,对于刘长春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份,这一年,第十届奥运会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然而,就在刘长春为参加奥运会做准备的时候,一场意外的舆论风波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日本人为了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炮制了一出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闹剧,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开始质疑刘长春的立场,甚至有人指责他是卖国贼。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长春没有退缩,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公开发表声明,坚决表明自己的爱国立场,他的行动不仅澄清了事实,也展现了一个运动员的爱国情怀。
就在刘长春陷入困境的时候,张学良再次伸出了援手,他慷慨地资助了刘长春8000银元,支持他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奥运会。
就这样,刘长春踏上了前往美国的征程,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这次奥运之行充满了艰辛,刘长春和他的教练在海上颠簸了25天才抵达美国,长途跋涉的疲惫还未消除,比赛就已经开始了。
尽管刘长春在比赛中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他代表中国参赛的意义却是无可估量的,他的身影,第一次让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飘扬,向世界宣告:中国来了!
1936年,刘长春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了柏林奥运会,虽然这次的成绩仍不尽如人意,但刘长春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经历,激励了更多的中国运动员投身于体育事业,为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赢得荣誉而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刘长春并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他先是担任体育老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
后来,他又担任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和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体育的进步而奋斗。
1983年,刘长春因病去世,享年74岁,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奥运先驱,他的母校东北大学以他的名字建立了一座体育馆。
这座体育馆不仅是对刘长春的纪念,更是对中国体育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