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屏小有天园
霸名评过去
2025-03-29 15:53:46
乾隆最爱的小有天园[搜索高亮]拥有齐云亭、清旷楼、琴台等著名景观的南山名刹兴教寺,在南宋末年即已衰败。
《咸淳临安志》记载:“(兴教寺)旧有齐云亭、清旷楼、米元章琴台,今皆废。”
元代寺院荒废,明代时此地成为私人庄园壑庵。
清初,壑庵归于徽州人汪之萼,后经其孙汪守湜累加营造,“葺沼为园,轩槛周遭,亭廊匼匝,皆擅胜致”,终于在乾隆年间蔚为大观。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初次南巡时,乾隆帝于西湖南山经过汪氏壑庵,驻足游赏,赞叹不已。由于壑庵背靠南屏山,山石嶙峋,洞穴窈深,颇似甘肃西和县古仇池国境内的道教洞天小有天,遂赐名“小有天园”。
后来,乾隆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的历次南巡时,必游赏小有天园(1765年时甚至来了2次,共计7次),每次游赏必有诗篇吟咏(1762年来访时连作2首,共计8首)。小有天园于是名声大噪,成为清代著名的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全盛时期的小有天园,可参见《南巡盛典》《浙西胜览全图》中的图绘。
全园坐南朝北,最北侧的码头直达西湖边。中轴线三进大堂,最后一进悬有乾隆御笔小有天园匾额。西部为生活区,屋宇十数间。东部为园林区,以池塘为中心,环以亭榭游廊。后山即慧日峰,山石嶙峋,菁葱峭蒨,高处有南山亭、望湖亭、御碑亭等景致,无树木阻隔,视野绝佳。
乾隆最喜爱小有天园,七次临幸,八次题诗,“为之流连,为之倚吟”。
在这八首御制诗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八首诗的首联分别写道:
佳处居然小有天,南屏北诸秀无边。(初次南巡作)
蔚然深秀秀而娟,宛识名园小有天。(二次南巡作)
南屏峰下圣湖隈,小有天园清跸来。(三次南巡作)
不入最深处,安知小有天。(三次南巡再作)
花木昌如候,名园小有天。(四次南巡作)
最爱南屏小有天,登峰原揽大无边。(四次南巡再作)
小有天园吾所名,既窈而深复明净。(五次南巡作)
向年游此园,无过咏佳景。(六次南巡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