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小有天”建筑追溯
霸名评过去
2025-03-27 15:11:22
颐和园内的“小有天”建筑共有两处,一处在万寿山西麓,一处在谐趣园内。
后一个建筑的建成年代较晚(大概在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期),所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而万寿山西麓的小有天建筑群的建成年代在清漪园时期,且在乾隆第一次南巡以后,与圆明园里的仿制园林时间相近。在现在的小有天建筑上找不到有关“小有天”的匾额或题记,但在保留下来的从清漪园到颐和园的历史档案中都可以看到对这一建筑的明确标注。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时间是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他曾第一次到访杭州汪庄并赐名"小有天园",留有诗文收录在《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一。
第二次南巡时间为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又曾到访杭州小有天园并留有御制诗(收录在卷十九,卷二十二)。
两次到访小有天园给乾隆皇帝留下相当美好的印象,故而在他回京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三年在圆明园长春园内思永斋东别院仿建此景,称为"小有天花板园"(推测与"小有天画板园"同一含义)。
从时间节点上看,颐和园"小有天"这组建筑的建成时间在乾隆下旨于圆明园长春园仿制"袖珍园"的前后。清漪园万寿山西麓的真山真水,仿制条件明显优于圆明园长春园的思永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