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同学之前移民到了英国,他说现在后悔了。他说七八年前,当时觉得英国挺好的,一个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但是这几年他发现,欧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了,甚至有倒退的迹象。他说伦敦的大街上都比不上上海和北京。超市里,商场里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他说欧洲那边的物价还很贵,酒店,餐厅的消费都远超我们国内。他说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蔬菜水果随便吃,基本没有什么负担。
这哥们儿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天天在朋友圈发英国超市的价签,一根黄瓜标价1.5英镑能让他骂三小时。前阵子去曼彻斯特中餐馆点了盘麻婆豆腐,结账发现折合人民币180块,气得他当场给老板背诵《报菜名》——“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您这豆腐够买半头活羊了!”
他说伦敦地铁通风系统比他太奶奶的假牙缝还大,冬天冷风顺着脖领子往里灌。上海地铁的无线网络刷剧不卡顿,伦敦地铁里想发条微信都得举着手机找信号,跟特么玩真人版信号捕捉游戏似的。最绝的是他去银行办业务,柜员老太太用钢笔填单子,那速度慢得让他想起小时候供销社打酱油。
英国超市货架倒是摆满中国货,从义乌产的圣诞装饰到深圳造的蓝牙耳机,但价格直接翻三倍。他说现在看见“Made in China”就跟看见前任似的,既亲切又心塞——国内卖九块九包邮的手机壳,搁英国敢标12镑,抢钱还送个塑料壳儿。
以前觉得国外空气质量好,现在天天被账单毒打。交完房产税水电费,发现赚的英镑还没北京程序员花剩的人民币经花。他说英国同事至今用支票付房租,申请个宽带要等工程师上门两周,急得他差点自己爬电线杆接网线。
更打脸的是职场发展。国内同学混成项目总监的时候,他还在给英国老板贴报销发票。有回公司团建去湖区徒步,他顺嘴说了句“这儿还没杭州西湖人挤人”,全部门看他的眼神跟看外星生物差不多。
不过也有清醒的。他邻居广东大妈在唐人街卖肠粉,听说他吐槽英国菜难吃,直接怼他:“早同你讲啦!英国除咗炸鱼薯条,就剩落雨同讲Sorry啦!”现在这哥们儿周末最大的娱乐,是蹲家里看国内吃播,隔着屏幕闻螺蛳粉的酸笋味。
倒是他媳妇看得开,说至少孩子不用天天奥数班卷生卷死。结果去年带孩子回国探亲,小崽子在盒马鲜生对着活蹦乱跳的帝王蟹大喊“哈利波特的蜘蛛怪”,全家丢人丢到姥姥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