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生总想着毕业进体制,你到底是在图什么?真的是自己想进吗?还是你的父母想进呢?说句扎心的大实话,是不是你实在拗不过自家长辈,所以不得不去考?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觉得你非常有必要让你父母来看看这个。 首先第一点,进体制的收入到底算不算高啊?大部分人是不是觉得很高?比如经常在网上看到说哪儿哪儿哪儿的岗位有编制,年入 25 万,觉得自己也要去考编。那我必须要告诉你,进体制的收入永远不可能高,这是央妈定下的规矩。先说事实,再说原因。刚才我说的 25 万是深圳地区体制内的收入,我多方打听而来。一听深圳,觉得难怪这么高。那我再说一个数据,你们再看看高不高。 在深圳地区,新房的价格低的 3 万,高的 10 万,均价算 5 万不过分吧。25 万的年收入,每月 2 万块钱,房价 5 万,买 89 平的需要 445 万,贷款 310 万,贷款 30 年,等额本金月供 17800,等额本息月供 14000,还没算吃喝拉撒以及首付,现在觉得这个收入还高吗? 当然,你也许会说,我不能买更便宜的房子。当然可以,这是你自己的决定,我只是取个中间数供你参考。为什么要取这个中间数呢?因为体制内人员的工资不是拍脑袋给的,是根据本地的经济状况反复计算得出来的。而他们薪水的计算原则是什么呢?就是本地挣钱,本地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然后可以在此基础上收入高那么一丢丢,让他们不至于为了生存去做一些伤害老百姓的事。但是要想指望自己的收入买一套房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纯从收入的角度来看,体制内适合什么人?适合普通家庭吗? 不适合,它只适合在本地已经有固定住所的家庭,适合能给孩子掏不起首付钱的家庭。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老老实实学习去做研发,或者老老实实当销售,只有这两种岗位可以靠一己之力挣一套房钱。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的父母非要你考公务员,考事业编,那你就可以好好问问他们能不能拿得起首付钱。拿不起,你就不要再动这样的心思了。当然,没钱也可以赌国运,国运来了,通胀起飞,工资提升,房子还不涨价,那大家就都买得起房了。 不过简单估计,人人都有这样的购买力,起码得有个 10 年吧,你们等得起就好。另外,眼下的经济已经开始好转了,从招聘信息中就能看见。经济差的时候,一定都是在招业务员,因为东西卖不出去,公司要倒闭了。经济好的时候,都是在招售后人员,就代表业务已经有了,有钱了,但是缺人完成这个项目。那眼下招聘的开始出现很多售后岗位了,但是经济要具体能传导到个人身上,感受到工资提升起码得两三年之后吧。 第一点说完了,那就是体制内工资其实并不高。那再说第二点,体制内稳定不稳定。这一点你们肯定觉得我在说废话,都体制内了,当然稳定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真的是图稳吗?尤其是那些一门心思考公的,到底在图什么?我都不好意思戳穿你们,你们图的就是那个人上人的姿态,对吧?你们就是图上班的时候可以不干活,领导还没办法把你给辞退,你就图日后去柜台窗口办事的时候,你想搭理谁就搭理谁,你不想搭理谁就不搭理谁,是不是在图这个? 如果是,那如果有一天国家要你 996,你辞职还是不辞职?国家让你 007,你辞职还是不辞职?你们是不受劳动法保护的,明白吗?你们的所有付出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别说什么中国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旦开启 S3 赛季,你们看看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当然了,有一说一,和平年代,体制内确实安逸,尤其适合那些想要摆烂的人,因为你的顶头上司可以给你穿小鞋,但没办法开除你,你是国家的人。所以,很多人考进去的目的其实就是图摆烂,稳定只是你们想摆烂的借口而已。 最后一点,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家长想要装个逼。其实就是在某一辈人眼里,国家公职人员或者是带编人员,说出去是很长脸的事情。就像电视剧里,一个老头说,我家儿子在衙门里当差,是一个意思。但是,这是在拿自家孩子来让自己装比。那如果现在看知乎的你,正是大学生的父母,你就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如果你的父亲天天逼你去种地,说读什么大学,浪费粮食浪费钱,还没人要,你听在耳朵里觉得这理由太离谱了,但是你不肯,你爹就拎着笤帚来揍你,你开心不开心?举的例子有点不恰当,但意思是同一个意思,换位思考一下,你要求你家孩子按照你的思路来做事,就是在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他的头上。你喜欢体制内,那你自己去啊,干嘛逼着他? 所以,各位同学,你想进体制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评论区里聊一聊。
很多大学生总想着毕业进体制,你到底是在图什么?真的是自己想进吗?还是你的父母想进
岚岚看商业
2025-03-12 21:21:03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