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给乌克兰递“战斧”,为何没把俄罗斯给吓住?

当射程超 2000 公里的 “战斧” 巡航导弹,可能将目标对准莫斯科,美国到底是来真的,还是又在玩虚的?前一秒还劝乌克兰

当射程超 2000 公里的 “战斧” 巡航导弹,可能将目标对准莫斯科,美国到底是来真的,还是又在玩虚的?前一秒还劝乌克兰和谈,下一秒就递上 “战斧” 导弹,特朗普 180 度的立场反转,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利益算计?万斯继续放话施压,俄罗斯为何不为所动,依旧硬气到底?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更是霸气回应:“没有任何灵丹妙药能改变前线局势!

这场风波的起点,是 9 月 23 日联合国大会期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面恳请特朗普提供 “战斧” 导弹。仅过 5 天,9 月 28 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就表态,美国正考虑让北约欧洲成员国给乌克兰送这款导弹。这个消息一出,立马引发国际社会热议。要知道,过去一年里,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基辅政府,让其在谈判中放弃部分领土;今年 4 月,他甚至拿着所谓的 “和平计划”,逼泽连斯基认栽。可如今,他却搂着泽连斯基喊 “要赢回全部领土”,连 “战斧” 这种拜登时期都藏着掖着的 “宝贝武器”,都舍得摆上货架,立场反转之快,实在让人震惊。

万斯还透露出美国的新政策:不再直接捐赠资金和军火给乌克兰,转而考虑让北约欧洲成员国提供 “战斧”。这背后,美国的心思不简单。说白了,就是想靠这招施压俄罗斯,把它逼到谈判桌前。就像《华尔街日报》点破的那样,谈判没进展让特朗普没了耐心,想拿 “战斧” 当筹码,逼俄罗斯重回谈判,本质上还是 “以战促谈” 的老路子。美国嘴上喊着 “美国优先”,实际却是 “美国甩锅”。万斯直言让欧洲国家自己掏钱买导弹,“对自己后院负起责任”,这简直是典型的 “借鸡生蛋还赚鸡钱”—— 美国既想从中捞经济好处,又想把冲突的责任全推给欧洲。

但面对美国的威胁,俄罗斯却硬气十足。从军事上看,俄罗斯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俄军手里有 S-400、S-500 这些先进的防空武器,对付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经验丰富。之前乌军的 “海马斯” 火箭弹、ATACMS 导弹,都被俄军有效拦截过。而且俄军还有电子战部队,能干扰导弹的制导信号,再加上假目标诱骗,能大大降低 “战斧” 的命中率。更关键的是,俄军早有准备,把指挥中心、弹药库等关键目标往后撤,加固了掩体,还搞机动部署,就算 “战斧” 突破了防空网,造成的实际伤害也有限。一旦发现 “战斧” 的踪迹,俄军还能通过卫星、无人机追踪发射点,很可能直接把发射平台摧毁。

从战略层面讲,俄罗斯早就看透了美国的小心思。不少俄罗斯媒体分析,美国放话给 “战斧”,更像是施压的手段,未必真能大规模援助乌克兰。美国也怕把俄罗斯逼急了,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更何况,就算 “战斧” 真的送到乌克兰手里,乌军缺乏配套的情报、指挥系统,也玩不转这种高精尖武器。

除此之外,欧洲盟友对美国的做法也满肚子不满。德国防长前阵子还骂特朗普让乌克兰割地是 “逼人投降”,转头就得掏钱买 “战斧”;法国刚说 “停火还远”,就得接下美国递来的 “风险接力棒”。更过分的是,美国还计划 2026 年在德国部署陆基 “战斧”,把导弹架在欧洲家门口,却让欧洲自己付 “物业费”。这也让欧洲人慢慢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开始变得精明起来。最近有消息说,因为不信任美国,很多欧洲国家不再买美国武器,转而找欧洲本土的武器制造商下订单。

其实,“战斧” 或许能给乌军添点底气,但真想靠它逆转战局,还差不少火候。这场围绕 “战斧” 的博弈,导弹本身并不是关键,背后的平台支撑、体系对抗,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美国的威胁看似来势汹汹,但俄罗斯凭着自身的军事实力和对局势的清醒判断,根本没被吓住。接下来局势会怎么发展,还要看美俄的进一步较量,以及欧洲盟友在这场风波里最终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