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我有个同事,谈了两年的女朋友,最近准备定下来。为了买房子,俩人跑了两个月,终于看中了松江区的一套二手房,两个人都特别满意。本来高高兴兴的事儿,结果因为房子写谁的名字,闹得鸡飞狗跳。
同事的父母其实挺开明的,之前就让他们自己看房子,没怎么插手,还说房子是他们自己住,怎么着都行,要是不着急结婚,先租着也行。这事儿本来挺顺的,结果到了房子写名字的时候,老两口直接发话了:房子他们出全款,但只能写他们的名字,连儿子的名字都不写,小两口只有居住权。
同事的父母说得很明白:钱是他们的,房子也是他们的,要是小两口不同意,他们就不出钱,让小两口自己买。这话一出,同事的女朋友一下子就懵了。
其实同事的父母之前就想过买房,但一直没定下来,想着孩子将来工作的地方没定,离哪边近也不知道。这次好不容易看中了房子,结果名字的事儿卡住了。
同事的女朋友是江西来的,在上海打工好几年了,目标特别明确,就是要男方有房子。她家是农村的,还有个弟弟在读大学,平时她对家里特别照顾,弟弟缺啥都是她买。这些事儿,同事都没敢跟父母说,只简单提了提女方的家庭条件。
同事的父母其实挺好的人,之前就提醒儿子找个门当户对的,最好是本地女孩,毕竟本地女孩家里条件好,房子也多。但上海的本地女孩少,外地女孩又太多,竞争激烈。同事的女朋友是个外地女孩,特别会来事儿,把同事哄得服服帖帖的,连同事的上司都被她哄得很开心。
一开始,同事的父母不太愿意他找这个女朋友,但后来想着婚姻自由,也就没多管,反正儿子开心就好。可这次房子的事儿,直接把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同事的女朋友本来以为男方家买房,肯定要写他们的名字,没想到男方父母这么坚决。她哭得稀里哗啦的,问同事什么意见。同事说,钱是父母的,他没权决定,父母出钱,写他们的名字是应该的。
女孩子觉得委屈,觉得自己在上海辛苦打拼,父母养她这么大不容易,她也想把父母和弟弟接到上海来住,希望有个自己的房子,给自己一个保障。她一直觉得男方家条件好,结婚肯定不会小气,没想到会卡在名字上。
同事一开始还耐心劝女朋友,后来也觉得烦了。他父母态度坚决,根本不接受任何商量。女孩子折腾来折腾去,同事也对她失去了耐心,俩人最近都没怎么联系了。
同事的父母说得很清楚:他们出全款,房子就写他们的名字。要是小两口自己买,那就自己出首付、自己贷款,和他们没关系。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说实话,这年头钱太难挣了,有这样的父母帮忙已经很幸福了。管它写谁的名字,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