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档中为射雕英雄传写下长篇好评,我却收到了来自豆瓣大量未知用户的攻击侮辱。问多少钱一条,收了多少,诅咒家人,造个人黄谣,为什么我依然不会感觉到内耗,依然在观点输出。
一个原因是对射雕英雄传的好评字字肺腑,没有一句空话。这并不是一部奶头乐电影,看过大荧幕爽过,过一阵子就忘。而是一部可以延伸出很多话题,笑泪并存的持久性影响的电影。
另一个我确实对自己的审美和这方面的文化水平有强到几乎自负的自信……
与其说心态稳,不如说有强大底气吧。
从历史角度,到金庸武侠的核心随着纸媒连载和金庸先生个人认知的不断的增厚,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再到电影里边很多人物和近现代英雄人物思想重叠。郭靖价值观的产生,靖蓉家国观互相的影响,大汉对于草原将来的规划,欧阳锋不传统“反派”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的地方并不局限于电影的表面,但是怕剧透太狠,目前不能详细的写 。但我相信射雕能逐帧分析的点,能夸的地方,很快会口口相传。好的电影,是永远禁得住推敲的。
徐克最好的一点就是把尽力能表达出来的思想全表达出来了。他的武侠,张弛有度,浪漫,但端正。
我说端正,是侠以武犯禁,止戈为武的止战的内核。止战和当下爽文流派背道而驰,没有个世纪大战不死不休,互联网爽文根本写不出个所以然,我们为什么,要止戈。往近了说迦南孤儿,居无定所,命随风飘。往远了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血铸城墙才围出一条出路。
你们看过战地记者带回来的一手资料么?战场上,命若草芥,人如蝼蚁,生死不会掌握在自己手上。
去年夏天,去了一趟重庆白涛816核工程,它拍板开建于1967年,意义重大规模浩大,却因为涉“核”不为人知,尘封二十年,承载着中国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提升核威慑能力的历史使命。贡献了一代栋梁之材的青春和热情,1984年战略调整而正式叫停。此后又经过近二十年项目解密并作为旅游景点开放,上写“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止。”
我们努力变得强大,并非为了战,而是为了更好的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东西。这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想要传递的内容。
从逐帧学过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到《今古传奇·武侠版》停刊之后仍在收集的经历。让我虽然生在千禧年左右,但对武侠文化的理解,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整部作品呈现出来的高度整合还原的文学/文艺价值,都可以让我非常有底气的对无脑黑评掀桌子叫板。
但我们时间有限,更需要把宝贵的精力留给接下来继续往前走的上坡路。
侠作为超出功利关系的社会规则维护者,当他们认为社会某些规则被破坏的时候,会用自己的所能运用的力量去重新平衡,甚至不惜去对抗功利势力。
我依然会作为观影人,带着我脑子里补充的的知识,再一次走进射雕英雄传的放映厅里,再去见一见江湖,去记录这场视觉和精神双重盛宴带给我的快乐,因为,这真的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