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宝窑水库(现更名为东河水库)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北部留宝窑子沟沟口,距老城区仅3公里,水库下游河道穿越东河区,河槽两岸居民40多万人,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1958年7月26日和8月7日,东河区上游留宝窑子沟先后两次出现584立方米/秒和542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这两场洪水给交通运输和东河区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水灾过后,上级有关部门于1958年10月研究决定,兴建东河水库。1960年2月破土动工,当年大坝合拢蓄水,1961年工程全部完工。 东河水库是包头市东河区、京包铁路和110国道重要防洪工程,被列为全国重点小型水库。东河水库经复核,认定该水库防洪标准偏低,定为危险水库。1976年至今东河水库清水断流,平时空库,汛期洪水随来随泄,不再蓄水,只起削峰、调洪作用。东河水库设计标准偏低,库区淤积严重。为此2000年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溢洪道堰顶由1111.58米降至1106.30米,防洪标准提高为100年一遇设计,1000一遇校核。为了加强水库的防洪管理工作,成立了东河水库管理处所,平时开展工程维护管理,汛期昼夜守候在库区监视雨情、水情,随时通知东河区做好各项防汛抢险工作。这让我们联想到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东河区唯一水库,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水库建材,都处于困难之中,水库虽然建成,但毕竟是50年的老库,如遇特大洪水,未必抵挡得住,隐患随时存在。2002年11月5日,包头市水务局组织水利专家对东河区水库进行安全鉴定,鉴定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坝,主要险情为:大坝坝面凹凸不平,局部护坡破损严重,防浪墙贯通裂缝;水库淤积严重,泄洪洞进口已低于积面;工程管理条件落后等。为满足防洪要求,应立即进行除险加固。2006年开始除险加固,现在工程尚未完工。 东河水库工程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洞、泄洪管、输水管、水情测报、通信线路、供电线路、防洪道路等。根据1976年内蒙卓资山防洪会议,认定东河水库保50年一遇,抢200年一遇洪水标准偏低。2006年除险加固工程,重新确定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出现100年一遇洪水,即洪峰流量980立方米/秒,24小时洪量503*104立方米,相应库水位1112.87米时,最大出库流量250立方米/秒,水库比较安全。若出现100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1700立方米/秒,24小时洪量792.5*105立方米,相应库水位1115.20米时,最大出库流量558立方米/秒,大坝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主、副坝均未经过高水位洪水考验,所以必须采取相应抢险措施,全力保坝。 水库的安危,人命关天。不出事罢了,一旦出事,就闯下大祸。这个警示,水库管理者常挂心中,从不敢掉以轻心。尽管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他们并无过多怨言,默默坚守,在洪水季节更是彻夜不眠,每时每刻观察着雨情、水情,心甘情愿,高度负责,时刻警惕,担当起护库重任。他们是水利战线的尖兵,是防洪防涝的卫士! 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为主汛期。目前,东河水库为单一道防洪水库,只起调洪、减峰作用,无兴利功能。汛期水库泄洪管闸门敞开,洪水随来随泄。当出现洪水时,立即将洪水汛情通知东河区防汛指挥部。为了加强雨情和水情预报,在水库上游设临时水情测报站,以便及时通报汛情。库水位在高程1112.87米时,要求抢险队伍进入现场,全力保坝安全,加固防浪墙,并由市防汛指挥部领导在水库坐阵指挥。库水位超高程1115.20米时,根据上游水情采取非常措施,确保主、副坝安全。东河水库地处较重要的地理位置,关系到东河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京包铁路的安全,因而保证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资料来源: 1、留宝窑水库今昔.《包头水事》.柳陆 朱丹琳 郭文达 编著. 2、《包头老城》.姚旭/姚桂轩/好凌云 著 张海斌主编
留宝窑水库(现更名为东河水库)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北部留宝窑子沟沟口,距老城区仅3公
阴山虚小肖
2024-11-28 15:43:18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