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没有赢家。此前快递行业“内卷”产生的恶果,正在惩罚行业的每一家

茂彦谈商业 2024-11-13 12:10:00

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没有赢家。

此前快递行业“内卷”产生的恶果,正在惩罚行业的每一家从业企业。以往靠着低价模式将价格卷到极致的快递公司,正在遭受更严峻的考验。

随着电商行业的竞争进入新的阶段,低价成为行业的“阶段性”选择,商品端和运费端的极致压价,导致快递行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商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市场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考量也已经从此前的用户以及科技层面的考量变成对盈利能力的考量。

作为劳动密集行业的快递业,估值也在市场的“祛魅”中进一步回归到了正常水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A股的物流行业最新的动态市盈率已经下降至13.48倍,只有超级头部才有一定的溢价,但不会高太多。龙头顺丰控股有一定的溢价,但其动态市盈率则仅有21.05倍。至于圆通、顺达等龙头快递企业也都是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从三季度快递行业的整体营收水平来看,其大部分营收增速都保持在10%至20%之间。如快递“一哥”顺丰,其前三季度顺丰实现营收2068.61亿元,同比增长9.44%,实现净利润76.17亿元,同比增长21.59%。具体到第三季度,其实现营收724.51亿,同比增长12.07%;净利润为28.10亿元,同比增长34.59%。

按照顺丰今年业绩的增速计算,2024年全年,其大概率营收和净利均会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其估值的溢价应当不会太高。如果从最高位算起,顺丰股价跌幅仍然超过60%,市值蒸发超过了3700亿元。

当下,顺丰的处境是整个快递行业的缩影。由此可见,价格战也打了三四年之久,除了竞争还在加剧,行业内的差生竟没有出现“掉队”的情况,反观“优等生”则依旧在苦苦地挣扎,也就是说价格战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在内卷中,让行业状况越来越差。

而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通达系、顺丰、极兔等玩家,都表现为整体产能增加,但单票收入却在降低,股价也持续在滑坡。

就连曾经呼声最高的极兔,也跌下了“神坛”。如果从年初算起,极兔年内跌幅超过了60%,市值距离最高位蒸发超过了91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40亿元。

尽管如此,极兔的麻烦仍然没完,它的考验也才刚刚开始。#a股#

0 阅读:7
茂彦谈商业

茂彦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