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绝命法官》大结局,秦誉在炸弹现场用身体护住小女孩的画面,成了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定格。有人骂他知法犯法,也有人为他唏嘘落泪——那个曾经站在法院天平雕塑前、坚信“正义不会迟到”的法官,最后却满身鲜血,在爆炸中成了众人眼中的“英雄”。
但你真的看懂了吗?
他一次次砸向天平的幻想、唐萱从信任到决绝的眼神、阿宝和曹威尔的死……全是编剧埋下的“人性陷阱”。越往下扒,越觉得秦誉的“罪”与“善”,根本不是“英雄”或“罪犯”两个标签能简单定义的。
一、先认“罪”:从法官到“杀人帮凶”,他拿多少条命填了儿子的坑?
秦誉的堕落,从来不是一天发生的。
从儿子秦一唯撞飞韩刚那一刻起,他手中的法槌,就已经悄悄换成了“谎言”。
还记得马山宝吗?那个比秦一唯还小一岁、偷车只为了给母亲凑医药费的底层青年。秦誉明知韩家要“栽赃”阿宝顶罪,却为了掩盖儿子的罪行,默许了“阿宝偷车=主谋”的假证据链。
阿宝的妈妈在法庭外哭喊:“我们不是认罪,是认命。”那一刻,秦誉盯着法院的天平雕塑,眼神里早已没了当初的光——他比谁都清楚,法律护不了底层人,也护不住他想保护的人。
事情越走越极端:
老同学曹威尔,只因为知道太多“车祸内情”,就被他间接推向戚长荣的枪口;旧城区地契案中,他为了引韩家上钩,故意给出“馊主意”,差点让整条老街被强拆。若不是最后冒死调包假地契,多少街坊将无家可归?
最讽刺的是,他官至中级法院院长,人前高高在上,背后却堆着阿宝、曹威尔等人的命。
他利用法律漏洞护子,用谎言掩盖罪行——从法理上说,他早就是“罪犯”,和那些黑帮大佬并无本质区别。
二、再看“善”:他补的过,比他犯的罪更戳港人心
但偏偏,秦誉又不是纯粹的“恶人”。
港剧最妙的地方,就是不拍“非黑即白”,只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马山宝案让徒弟周洛雯心灰意冷辞职,秦誉记了整整半年。后来旧城区地契案一发,他第一时间找回洛雯:“旧城区不只是砖瓦,是街坊的根。”
洛雯最终赢回官司、重拾信心的样子,闪闪发光——他欠阿宝的,想在洛雯身上补回来。
曹威尔死后,秦誉对莎莎一家的愧疚更是刻进骨子里。
莎莎一个电话说“救我”,他想都不想就冲到她家,差点被枪击也毫不退缩。后来他主动找唐萱合作,即便对方眼神已从“信任”转为“怀疑”,他也不解释——他补的不是“错”,是自己心里的“愧”。
最戳人的还是最后一幕:
餐厅里炸弹即将引爆,中枪的秦誉第一反应不是自保,而是扑向身边的小女孩,用身体死死护住她。
那一刻,他不是法官,也不是“罪犯”,只是一个想保护孩子的普通人——就像当初想保护秦一唯那样。只是这一次,他没有退路可选。
三、唐萱的眼神,藏着秦誉最痛的答案
其实全剧最懂秦誉的,是唐萱。
最初她有多信他?每次查案几乎毫无保留。
但从阿宝冤死、曹威尔遇害,她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冷。
后来她紧咬不放,不是单纯想“抓罪犯”,而是想找回当初那个信仰正义的秦誉。
她没说他是“英雄”,也没咬死他是“罪犯”——就像我们看完结局的心情:骂他知法犯法,却为他护娃的瞬间泪目;怪他害死阿宝,却理解他“护仔”的无奈。
四、秦誉到底是英雄还是罪犯?港剧早已给了答案
有人说他是英雄,用命弥补了法律的漏洞,清除了恶人;
也有人说他是罪犯,用无辜者的命填自己的坑。
但港剧从不给“标准答案”——就像《壹号皇庭》的余在春、《潜行狙击》的Laughing哥,秦誉只是一个“在挣扎的人”:
一边想做好法官,一边想做好父亲;
一边破坏法律,一边又用极端方式执行正义。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秦誉炸死前护住孩子的那一刻,你眼中他是“英雄”还是“罪犯”?
你最意难平的,是阿宝的“认命”,还是秦誉的“没得选”?
港剧敢拍这种“灰色英雄”,是不是更贴近真实的人性?
评论区告诉我,让我看看有多少人跟我一样,看完大结局又骂又哭,难以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