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能写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为什么取暖费也分级分层? 今天领到了一年一度的取暖费,虽然不多,比起有条件的省份,体制内人员还是差一截,但好歹也是有一点,可以补贴一下冬季取暖消费的问题。 前几天,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我没有采暖费?什么人有采暖费?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体制内的员工,人人有采暖费,金额比企业职工多; 国企职工有采暖费,千元多一点;有的省份能高一些; 下岗买断的职工,没有采暖费; 集体制职工,没有采暖费; 农民没有采暖费。 就采暖费一事,也是分很多档次,都是人为造成的。社会的发展,应该是越来越尊重不同的人,应该是更加的一视同仁。 想当年,闹革命时,讲的口号是,人人平等,均田地。可是为什么,革命成功了,处处要拉开档次?分层,分级。有的有特殊贡献或者确实担任国家重要岗位,有级有层也无可厚非,但情况不是那样的。体制内,外退休金相差很多,丧葬费也不一样,医疗保险也不一样,甚至连采暖费也是分多个档次。 更为奇怪的是,有些地方经济条件好,本来不太冷,采暖费能达到几千元,东北地区经济条件差,天气冷,采暖费也是最低的。 真是花样繁多,有人员的差别,地区的差别,省份的差别,层层筛选,像漏斗一样过滤着。有一点采暖费,也是万幸了,几次过滤,庆幸没有漏下去。 无意和别人,别省攀比,可是这个社会,因为分级分层,一部分人成了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骨架子,时时处处都要高出布衣,百姓一等,才觉得自己是人,别人是草,动不动就是他们贡献大,他们为国家出力大,明显瞧不起比他们自认为层次低的人。这些,都是会让不平等的怨气转化为社会矛盾,难道那些自认为自己有头脑,智商高的人,真的不在乎社会矛盾的激化? 同在一片蓝天下,冬天的低温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有的家庭,两个人的采暖费,用不完,有剩余,还可以购买御寒的用品,服装,有的家庭,夫妻都没有采暖补贴,只能从微薄的工资中抽出钱来,交采暖费,还有的家庭,干脆不交采暖费,一个冬天,大不了在屋里多穿些,搓搓手,跺跺脚,哈哈气,一个冬天也就挺去了。 没有学过马克思理论的古诗人杜甫,都能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诗句,而革命了成功了几十年的今天却做不到?
古人能写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为什么取暖费也分级分层? 今天领到了
是辰佳呀
2024-10-26 19:31:4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