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联合旗木胡儿索卜嘎城址】 木胡尔索卜嘎城址位于包头市达茂

阴山虚小肖 2024-10-26 14:40:13

【达茂联合旗木胡儿索卜嘎城址】 木胡尔索卜嘎城址位于包头市达茂联合旗达尔罕苏木额尔登敖包15公里处一名为“古城子”的牧点,当地牧民称称其为古城子古城。在城址西北方向有一座尖山,蒙语名为“木胡儿索卜嘎”,汉语之意为“破顶塔”,古城又名为木胡儿索卜嘎古城。 木胡儿索卜嘎城址建在一片地势低缓的丘陵草原地带,城址北部、东部分别有两条小河交汇于西北处后继续向北流过。古城以北有金代长城(金界壕达茂旗哈沙图段)遗址。此前通过文物部门考古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踏查测量后得知,该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其中东墙长570米、南墙长560米、西墙长570米、南墙长560米,基宽10米,残高1.5米。墙体均为夯土筑成,外侧加筑有马面。城址发现东门、南门、北门,城外侧四角建有角楼(现为四个圆形土墩)在城门附近曾建有翁城,现仅存少许残留。城址内部设有东西、南北两条相交汇街道,其中南北街道与南、北城门相贯通,东西街道在与南北街道交汇后,或许是为了避开城内东南部院落建筑群而向北折后向东延伸。在城内两条街道交汇处西南方向发现大型院落,中间区域街道交汇处两侧为一对土丘状夯土台基,附近散落有多数建筑构件,应为城内以前某建筑基址残留。在城址内部地表上发现有石、碌碡、磨盘等石制农具;建筑构件所发现有重唇板瓦、滴水、花纹砖、沟纹砖、青砖瓦、琉璃瓦、筒瓦;瓷片为白釉、钧釉、黑釉、龙泉窑系以及其它一些双耳鼓腹平底罐残片,从这些遗物推测该城址为金、元时期古城。 此前,木胡尔索卜嘎城址曾被认定为按答堡子古城,该古城为汪古部所建,是其早期政治中心。《元典章》记载:“淳佑十二年(1252年),砂井、集宁、静州、安打堡子四处,元籍爱不花驸马位下人户”。汪古,最早见于成书于1240年蒙文《蒙古秘史》。也名为汪古惕、雍古、永古、瓮古、王孤。汪古部始称“白鞑靼”,早在元代以前汪古部就已迁居在阴山南北一带。在金代,生活在阴山以北广袤草原上的部分汪古人戍守界壕,而这座安答堡子古城址在金界壕以南,以前曾有学者认为这座古城是汪古部负责守卫金界壕而建造的一座边堡。在辅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和与金国作战过程中,汪古部因战功卓越被封赏到大片领地,其首领与天骄结为忽答,得到世代联姻的殊荣。后汪古部在金界壕西北方向数公里远处建造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敖伦苏木古城(元代德经路),安答堡子作为旧城后来很可能被废弃。 后来,在木胡儿索卜嘎城址西南方向格少遗址发现一元代墨书“砂井南乡”白釉褐花瓷罐底(图9)。罐底圈足外围一周有墨书为“砂井南乡二官人村八十壹【】买到白家使谷【】”,罐底圈足内墨书”八十壹【】”。元代汪古部所辖“三路一府”,分别是德宁路、净州路、集宁路、砂井总管府”。其中德宁路为达茂联合旗奥伦苏木古城、净州路为四子王旗城卜子古城、集宁路为察右前旗集宁路古城。通过上述墨书罐底文物的发现,证实木胡儿索卜嘎城址为砂井总管府,并非是之前认定的按答堡子城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