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你觉着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谁”,立马来了兴趣。回首人生六十来年,谁是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理论上,应该是父母。可是,我弟弟和我差了一岁不到,二十二个月。还有两个挨肩的妹妹。那样的生活状态下,父母能够分给我的爱究竟有多少,可以想像。记事以后,留下来的记忆就是干活,干家务。
七岁那年全家下放到宝应。烧大锅从不会到会,经历了不长时间。出早工的父母,顾不上家里的四个孩子。照顾弟妹们的工作,很多是我的职责。那时候的照顾,便是扛着大妹牵着弟弟,到村南头的人家串门玩。
下放一年不到,上学了。学校在大队部,记忆中有五里路。每天四趟来回,一次都不能少。中午放学回来,先去打猪草,春天捎带放鹅。一般是八只鹅,养到小雪后宰杀。一个冬天的荤腥,全指望它们了。
岁月匆匆,转眼成了青年。七八年秋冬,扬州市招工。父亲用两包“大前门”帮我改了年龄。转过年,十七岁的我,工作了。远离了父母家庭,一个人住在单位宿舍,过起了每天八小时按部就班的生活。
在单位,我有了一个视我如亲妹妹的大姐。我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至今依旧是好闺蜜。大姐大我六七岁,帮着我度过了最早的懵懂和不适。她带我去她家玩。我混杂在她与男友约会时。真的,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就想有一份关爱。
十年后,我有了自己的男友,后来的爱人。他对我非常好,好到可以为我赴汤蹈火,用生命来保护我免受伤害。他是我喜欢的类型,严谨、认真。军校培养出来的一本正经,常常是我笑话他的缘由。
散步时桥归桥路归路的距离,让我忍俊不禁。故意挽起他的胳膊给他带来的紧张,故意抓他手时,像被烫了时的惊慌,是我乐此不疲的游戏。多少年过去了,我的耳边还经常回响着他“不要腐蚀革命军人”的戏谑话语。
他的海誓山盟,他的万千誓言,犹在耳边。他却像一阵风似的消失在我的生活中。除了记忆,除了照片,他成了我的念想,时光隧道里的穿越者,回到了来时的地方。这是我安慰自己的痴想。
男人靠得住,母猪也上树。以为这个男人会给我绵久不变的爱,却是一场空。爱与不爱,都是自己的事,与偶然产生的爱情,回头看或许不该有的婚姻,有什么关系?
人世间的爱,都是向下兼容的设计。婚后有了孩子。这孩子倾注了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爱。她健康地长大,品学兼优。但是,她有更大的世界。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自己的爱人,还将拥有自己的儿女。她想多一点陪伴妈妈,却身不由己。
自己也年轻过,所以,从不苛求孩子。她的生活和世界,不能轻易被打乱。当今的独生子女,有太多的不易。他们的童年,少有玩伴。他们的青年,高考太卷。走出校门,他们又遇到极难找到工作的“萧条”。有人说他们“啃老”,有人说他们不思进取。我想说的是,有谁愿意躺平被人说三道四?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躺平或许是最人蓄无害的选择。
他们的上面,是双方父母。有的还有父母的父母。每一个年节,他们走一圈的话,几天时间根本不够。外出游玩,更多是一种放松。而外出后才发现,在家中看电视才是最好的放松。稍稍有名的景点,无不是摩肩接踵。抬头看屁股,低头看脑袋。就是看不到想看的景。
“不容易”。他们比起当年同样年纪的我们,难了太多。我们的单位有人情味,有共济心。现在,除了“卷”还是“卷”。影视剧中,职场的勾心斗角远胜谍战剧里的设定。能保住一份饭碗,安稳地吃好每一天的饭菜,已多少有点奢侈。
谁是最关爱我的人?想破了脑袋,得出一个远不是想要的结论:我自己!是的。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又何来别人的爱!
爱与钱一样,再多都不嫌多。然而,真挚的爱求不来,是心灵深处的流露。好好爱自己,最省事最便宜最不花心思。
从哪一天起,开始爱自己的?想不到吧,从一餐偷懒不做饭那天。几十年来,每天买菜做饭前,都会询问一声想吃什么。现在,不用问了。想吃什么、想怎么做,随心所欲。
好好地爱,用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细致,爱自己。爱自己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