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李老师练习快1个月了,我感觉自己的练习有一些变化,比如我似乎找到了自由呼吸的轻松感,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很自由。
我的肩颈部位也放松多了,在三角式、三角扭转式等体式中能明显感觉到。估计这得益于老师帮我调整的下犬式。
我不敢说,自己的下犬式已经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即脖颈要放松,那里的肌肉是松弛的。至少,我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综合来说,每次从拜日式A开始到龟式,我觉得呼吸还算平稳,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体力也还跟得上,不觉得累。
可到了轮式,我就有点心里打鼓。老师本来让我靠墙推3组,后来应该是觉得我的后弯太差,便给我加了练习的内容,包括先提胸腔3次,再做桥式3次,最后是靠墙推3次,每次都保持5个呼吸,这些加起来是完整的1组,我需要做3组。
每一组的间隔,都可以调整几个呼吸,但不要打乱了节奏,不然可能就不想练了。
练习中,我倒不觉得太累,第一呼吸没有太紧张,第二身体似乎也不需要特别用力。往往做到第3组练习时,我会有轻松感,可能是身体被打开了。
以上是我课上的感受,但到了课下,我就不是“好人”了。我能明显感受到后背有点酸,但说不清楚哪里。
中午吃完饭之后,我还会莫名其妙地犯困,连续3天,都得眯一觉,才能让自己保持元气满满。即便晚上我的睡眠时间跟往常一样,我早上一看,竟然顶着大大的眼袋。看来,我需要多睡觉来补充体力。
碰上一个周六,不是口令课,继续是mysore课,我没有任何期待地走进教室练习。但练着练着,就觉得不太对劲。
首先,我能感受到身体的疲惫,倒不是没劲儿,就觉得有点紧。推轮式时,尤其明显。前一天推到后面的轮式,我有种肩膀打开的感觉,但那天,完全没有,身体就像变迟钝了似的。
突然之间,我好怀念口令课。毕竟,口令课上,跟着老师的口令把体式做完一遍,就是胜利,而不像mysore课,在体会vinyasa的同时,还要针对自己的身体,做额外的练习。
其次,练习时的专注力也不太好。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走来走去,都会引起我的关注,虽然我没用眼睛去看,但我知道自己的心动了,念头会升起,还会有反应。
那种感觉很像练习不是沉浸式的。我在教室练习的这段时间,还不曾出现过这种情况,看来我还是要让自己更多关注呼吸,少受外在因素影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最后,我的身体会有疼痛发生,比如每次走进教室练习,做到拜日式里的下犬式时,腰的位置就会不舒服,不知是做体式在调整身体,还是哪里发力不对,导致腰那里有感觉。
那天练习时,刚站到垫子上,腰那里就有了不舒适的感觉。我不会很介意,就好奇做几遍拜日式之后,会不会发生变化?确实有变化,腰那里说不上来的感觉会减弱,但恢复的速度远比平时慢一些。
在坐立前屈体式中,我的脊柱也会有疼痛感,某个位置会疼,有点像被堵住的感觉。那时,我总有冲动想去摸摸到底是哪一节,但没敢上手,怕被老师批评。
脊柱上的疼痛感,不会一直持续,只有个别体式才会出现。同时,我确认那种疼不是受伤的疼。忍不住好奇,难道身体在打开吗?反正之前我在家练习时,没有过那种感受。
看来,在教室练习确实跟在家练习不一样。有了老师的监督,我的感受和体验似乎也丰富了一些。
别看我的轮式在短时间内没有什么进步,但我的身体感受很丰富。日常生活中,我总觉得后背变瘦了,在衣服里是种晃晃悠悠的感觉,这绝对跟老师让我加做的练习有关系。
周末到了,我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到自然醒,然后让身体好好休息一番。眼看就是春节了,老师会回国1个月,据说还会给我们每个人留作业,好奇我的作业是什么,那就下周的mysore课上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