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权威?
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也没有形成自己内部的选择标准,所以就会向外抓取,把别人的价值观和选择标准,当成自己的。这个被抓取的对象,就是权威。
并不是说,在某个领域有了一定建树的人,才会成为权威。当一个人向外抓取时,TA本来就是茫然的,没有方向的,所以TA可能会把很多人投射为“权威”。比如,父母,长者,看起来比自己更强的邻居或同事,在某自己不了解的部门工作过的人,或者随便什么一个人……只要对方看起来很自信,很笃定,就都有可能被投射为“权威。”
在这种投射中,“权威”的牛逼,常常不以其本身的能力为衡量标准,而是和投射者的茫然程度成正比。投射者在某方面越茫然,就越容易认为,那个看起来超级笃定,讲话斩钉截铁的权威,必然是超级厉害的。“权威”的无所不能,恰到好处地填补了投射者的“无能为力”,短板瞬间就不短了。
那到底要不要听权威的?
有人说,那我不信任何权威,我就信我自己。很多人说这句话时,内心依然是空洞的,只不过是把“惑”变成了“疑”,即我本来不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选,现在变成了相信负面的,谁说的我都不信,这样一来,不仅依然没有答案,还有可能把对你有帮助的信息,全关在门外了,这样可能还不如惑呢。
听也不对,不听也不对,那该怎么办?
2019年,我听到了老师的一次语音分享,她说:
“养育观即价值观,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那是你内心的欣赏,是我们之间的契合,不是我说的好,是你自己内在的力量。”
后来在学习中医,我在徐老师那里了解到了相似的观点:我们会选择相信什么,是由我们的本神来决定的,我们的内在自有神的指引。
我理解的是,不存在信不信权威,在这个信息泛滥的世界里,有各种专家,各种观点,各种信息。如果有些信息让你心存不安或疑虑,不必质疑信息的源头,你的感受就是答案,这个信息,至少在现阶段不适合你。如果有些信息让你觉得恍然大悟,或深受滋养,也不是对方说得好,说得对,而是对方可能恰好表达出了你的心之所向。所谓的认同,只不过是共鸣而已。
如果我们放下这些概念,认真地只关注自己的感受,你所需要的答案,自然会一一在你的心中,或者在你周围浮现。那些将答案表述出来的人,只不过是被你吸引,与你同频的通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