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龄获维多利亚国际青少年绘画大赛金奖的消息,被李湘与王岳伦用同一句 “恭喜 Angela!” 同步官宣,这份离婚后仍默契十足的育儿支持,让“星二代”艺术天赋与家庭传承的话题再次升温。
先说说这场引发热议的获奖。
10 月 9 日,李湘和王岳伦的微博几乎同时更新,且文案也几乎相同。在他们同步晒出的金奖证书上,全英文内容与官方印章透着仪式感。
王诗龄凭借绘画作品《蝾螈》获得英国“维多利亚国际青少年绘画大赛”金奖(最高荣誉),作品以生物皮肤纹理、光影层次精细刻画获评“难辨画与照片”。
这让人想起她 9 岁时画的《孔雀》,那种东方晕染与留白构图的功底,显然不是凭空而来。
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画作至今未公开,赛事因收报名费、中国参赛者获奖比例高被质疑含金量,就像某位网友说的,“站在罗马的起点建花园,难免让人好奇锄头是不是自己握”。
但了解王诗龄的成长背景就会知道,她的艺术之路早被家族基因埋下伏笔,核心支点便是爷爷王晖在画坛的分量。
作为吴冠中的亲传弟子,王晖还曾受教于卫天霖,而吴冠中作为中国现代绘画奠基人,其《周庄》曾拍出 2.36 亿港元的天价,这种 “东方意境 + 西方技法” 的艺术理念,直接塑造了王晖的创作风格。
王晖本人的成就也非常亮眼,作品在全球 10 多个国家展出,《春江花月夜》等代表作被多国博物馆永久收藏,单幅画作拍卖价起步就是百万级,《五个里程碑》106 万元成交的记录,足以证明他的行业地位。
从王诗龄 1 岁起,这位老画家每年都会为孙女画一幅油画肖像,十几年从未间断,把艺术基因融进了亲情时光里。
父亲王岳伦则是这份传承的直接传递者。
1995 年从中央美院油画专业毕业的他,没有让女儿走捷径,而是亲自指导素描技法,夯实基础。
母亲李湘则用另一种方式托举:送她师从曾梵志 —— 那位作品能拍 1.8 亿港元的艺术大师,带她频繁出入卢浮宫等顶级场馆,13 岁时更是送她进入年学费 67 万元的英国博耐顿女校接受精英教育。
这种 “专业指导 + 资源加持” 的组合,在离婚后依然延续:
李湘赴英陪读践行 “精神富养”,王岳伦常跨洋陪伴指导创作,连出席画展、毕业礼都默契同行,这份 “育儿合伙人” 的坚守,远比很多完整家庭更用心。
当然,天赋与资源之外,是王诗龄自己的拼劲。
日均 8 小时的训练量不是说说而已,身边人透露她常画到 “手指发酸仍坚持修改”。
这份努力也早有了回报:2022 年王诗龄凭《花园》拿下法国 “小莫泊桑杯” 金奖,还入选卢浮宫巡展;2024 年、2025 年接连拿下英国学校的艺术奖项,如今再添国际金奖,显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不过最近围绕她的可不只有喜讯。
就在获奖前几天,李湘误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小风波:分享王诗龄巴黎时装周美照时,Live 图里意外收录了王诗龄 “我不喜欢周也” 的背景音。
该事件瞬间登上热搜后,李湘团队 12 小时后才删博重发,既没解释也没道歉,从而引发了更多争议。
有人骂王诗龄 “没教养”,有人替她叫屈 “私人喜好不该被公审”,甚至牵扯出对她外貌、家教的攻击。
其实这件事李湘固然做得不妥,但王诗龄对周也的点评,也不过是未成年人私下的一句随口之言,只不过被粗心的妈妈意外曝光,从而在舆论场被放大成了风波。
其实,把最近的获奖与争议放在一起看,更能看清王诗龄的处境:她既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顶级艺术资源以及物质条件,也承受着 “星二代” 身份带来的过度关注。
9 岁时《孔雀》拍 10 万元被指资源加持,如今获奖又被疑 “水分”,但日均 8 小时的坚持、从卢浮宫巡展到国际金奖的进阶,都是实力的佐证。
就像她瞄准牛津大学艺术系的目标,或许就是想跳出 “李湘女儿” 的标签,用作品证明自己。
那些争议或许会一直存在,但正如吴冠中强调的 “贵在意境”,当一个 10 多岁的女孩能沉下心沉浸在绘画世界,这份热爱本身,就比争议更值得关注。
当然,未来她能否真正以 “创作者” 身份立足,还需时间检验。正如网友所评论的那样:“当普通人寻找罗马时,她已在罗马建起花园——但花园是否亲手砌成,仍需时间检验。”
但至少此刻,她正在用画笔,在家族铺就的艺术土壤上,认真种自己的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