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父亲节,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母亲节也不是,但我们都在过,为什么?因为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是为人子女应有的道德情操。 明天就是父亲节,但我的父亲已于两年前离我而去,子欲养而亲不待,留给我的只有追思和怀念。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从部队转业到安徽的一个厅级机关工作,但母亲在江苏,当他辗转从安徽调回江苏,从县城调到乡镇,一家人是团圆了,他的工作却越来越具体,级别也降了又降,但他愿意。 小时候,特别希望父亲回家,有红烧肉,也有小人书,连环画。 那时候,不懂什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只觉得跟父亲混,有吃有喝有书看。 读小学时,父亲专门订了中国少年报。三年级时,订了少年文艺。五年级时,又订了儿童文学。 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读纸质书,这与父亲从小培养是分不开的,他自己就是秘书出身。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直很威严,但有二件事,却让我感到浓浓的父爱。 父亲每年都会代表乡里到县城参加一些条线会议,有一个冬天晚上,我在下晚自习的时候,发现父亲竟然站在教学楼下等我,见到我时,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袋子,一边把袋子递给我,一边说快趁热吃,我一看竟是热腾腾的菜包子,那时,我肯定是狼吞虎咽般的吃相,吃完了甚至都不知道说一声谢谢。包子是热的,证明父亲是掐着点过来的。在县中读书的三年,每学期都有这样的场景,现在思来,父亲是省下自己的口粮,让我打牙祭呀!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自行车的。八十年代初,父亲有一辆永久28大杠,是他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既是他的宝贝,一般情况概不外借,也是我家的门面。 那时我上初中,心里总痒痒着想骑一下28大杠,有一次趁父亲外出,便偷偷推出来,却发现根本够不着坐垫,我便自作聪明地选了一个下坡路,左脚踏控制稳定,右脚从三角杠伸过去,踩住右脚踏,半圈半圈地使劲,因为下坡,速度越来越快,刚好有一辆拖拉机迎面过来,我一慌,记不清是不懂抓刹车,还是吓得忘记抓刹车,反正自行车直接朝着一棵梧桐树撞去,人则跌倒在旁边。等拖拉机驾驶员把我扶起来,人没事,但28大杠的杠却不是直的了,我知道闯了大祸,迅速推回家,用一块布盖住,并做好了接受惩罚的思想准备。 连着过了几天,没有任何动静,我反而更紧张,想不到父亲却在一天下班后,主动教我学骑车,并把坐垫放到最低,我跨上车子,发现杠已是直的了。 等我也做父亲之后,我才慢慢体会到,父爱的精髓就是奉献、责任和担当。所以我努力把父亲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喜欢旅游,曾带着母亲走过国内不少名山大川,到过香港澳门。 爱吃各种美食,既受得了湖南山西的辣子,也享受得上海苏州的甜味,那年在福建,全程吃海鲜从未忌口。 酷爱看乒乓球比赛,国家队男女运动员的名字张口就来,如数家珍。乒乓球比赛依旧,却少了一个最忠实的观众。 明天是父亲节,这样一个时候回忆父亲的好,不是形式,更不是为了一个仪式,而是要懂得感恩,把父亲最不放心的母亲照顾好,赡养好。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父亲节,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母亲节也不是,但我们都在过,
靖易谈文化
2024-06-15 11:1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