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黄灯写的《我的二本学生》,文中有一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上大学可能不会给你带来一份好工作,但会将你变为烂仔的可能性降低。
我摘抄了书中的一段——“在和更多的学生具体交流后,我还是能感受到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重要意义。他们从最底层的社会挣扎出来,在转型期的驳杂中,经历的心灵磨难、挣扎,并不比父辈少半点。他们也许错过了 “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但他们避免了,若不读书,就会滑入更为糟糕境地的可能。当我从他们的讲述中,感知到身后一群群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如何在底层挣扎的图景,我能明显感到,那群被抛出的孩子,其无望、狂放,早已成为社会触目惊心的疤痕。对很多农村学子而言,在破败的村庄,若不是通过读书,等待他们的,很有可能就是很多烂仔的命运。就算暂时不能在城里立足,他们来到大城市的突围,也算得上一次胜利的逃离,通过念大学,他至少避免了变成烂仔的可能”。
写这本书的时候,黄灯在广东的一所二本院校执教,这本书里面记录了很多黄灯的学生从小到大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情况。
虽然这些大学生在毕业以后不全都从事着光鲜亮丽的职业,但有一点,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学坏,没有一个从事着非法的社会活动。这难道不就是教育的意义吗?这难道不就是上大学的意义吗?
我在书中也可以看到,黄灯在跟一些学生交流的时候,很多学生也表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兄弟姐妹或者儿时的玩伴有些都学坏了,在家乡赌博、打架等等,虽然都出生在同一个地方,但他们因为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黄灯记录学生的情况我觉得比较真实,就我的经验来说,但凡我认识的上过大学的人,还真没有听说过有任何从事违法活动的。而那些没上过大学的同学或者亲人,也确实有一些从事过违法活动的,打架斗殴经常有,甚至进过局子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现在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还是要摆正心态,不要再奢望上大学找份好工作出人头地,而是要想到上大学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起码不至于让自己变坏,滑落为社会的最底层。
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同时代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相对没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收入更高一些,可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刚毕业的时候平均收入低一些,但长期来看发展都与之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更好。
小时候我们都想长大以后出人头地,都想成为科学家,都想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够出人头地,能够成为科学家,能够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还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泯然众人矣。
你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或许不能让你出人头地,但最起码不至于让你混得太差,更不太会让你成为街头的小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