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闸!送电!”10月8日22时,随着110千伏龙塘站10千伏龙镇线下洋村#2公变低压线路最后一根倒杆修复完毕,合闸指令下达的瞬间,下洋村村民家中的电灯重新亮起。这一刻,标志着海南电网公司支援湛江抢修复电任务圆满收官。
581名海南电网人跨海驰援,28小时昼夜奋战,让龙塘人民全面恢复供电。
强台风“麦德姆”过后,湛江电网设施受损严重,特别是徐闻县龙塘镇138个低压台区受损,2万余名群众用电中断。
断杆重立,导线再架,28小时昼夜奋战,龙塘镇终于再度点亮万家灯火。
01 跨海驰援:台风中的应急响应与感恩回馈
去年超强台风“摩羯”重创海南北部地区电力设施时,广东电网公司曾集结力量支援海南。
今年,角色互换,海南电网公司闻令而动,在开展省内抢修的同时,启动跨区域应急支援机制。
10月6日下午,琼州海峡复航后,海南电网公司从全省紧急调拨的首批1000台应急发电机、30台应急发电车登船过海,驰援广东湛江抢修复电。
这些应急设备在抵达现场后即可投入运行,实现“即到即接即发电”。
10月7日15时许,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首批支援湛江抢修复电队伍300余人从海口新海港集结出发,赶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
02 复电攻坚战:28小时昼夜奋战的艰辛历程
龙塘镇的良姜、香蕉、火龙果是三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电力需求旺盛。
此次台风中,龙塘镇138个低压台区受损,2万余名群众用电中断,对用户经济影响巨大,抢修复电工作十万火急。
10月7日17时30分,支援队伍抵达徐闻港后,直奔徐闻县龙塘镇,连夜投入龙镇线34座公变低压台区的抢修复电工作。但眼前的景象比预想中更严峻:部分线路电杆被狂风刮倒,导线断裂垂落在田间;不少台区配电箱受损,低压线路纵横交错。
加上抢修点多面广,部分地区偏远路绕,龙塘供电所人员有限,连带路都成问题。
面对困难,4家单位支援队伍主动认领急难险重任务,组织人员连夜勘察138个低压台区,制定具体抢修计划。
10月8日上午,澄迈供电局支援队伍奔赴龙塘镇黄定村0.4千伏低压线路开展抢修。队员们再次确认安全操作规程后,按照分工迅速投入抢修:有的登上梯子检查线路接头,有的蹲在地面剥线接线。
03 协同作战:南方电网“全网一盘棋”的应急机制
此次海南电网跨海支援湛江,是南方电网公司“全网一盘棋”应急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尽快恢复湛江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用电,南方电网公司坚持全网一盘棋,在广东电网公司已调集16000多人的情况下,继续增援5000余名南网铁军、1412台应急发电机、50台应急发电车日夜兼程、跨域驰援。
除了海南电网外,云南电网公司2000人的抢修队伍也从昆明、曲靖、红河、普洱等地向湛江疾驰而来。贵州电网也集结抢修人员2000余名驰援湛江。这种跨省协作的应急响应机制,在南方电网的抗灾历史上已有成功实践。
在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袭击海南后,南方电网公司就采取“前方指挥+后方支援”的模式,贯穿灾前防、灾中守、灾后抢各个阶段。
当时,南方电网公司设立了前线指挥部,由输配电部、安监部、市场部和调度等部门及相关专业子公司的专家组成,驻扎海南海口现场工作,大大提升了灾害研判能力和应急指挥效能。
此次抗击“麦德姆”台风,南方电网公司同样运用了历次抗台风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坚持责任为先,发挥央企优势,迅速组织应急特勤队和多支应急队伍跨海驰援,连夜开展抢修复电工作。
在抢修策略上,南方电网公司始终将民生用电放在第一位,采取“先复电后抢修”的措施,对符合安全条件的区域通过应急发电机、发电车临时供电,及时保障民生基本用电。
从去年“摩羯”到今年“麦德姆”,从广东援琼到海南回馈,琼州海峡间的光明接力,映照的是南方电网全国一盘棋的协作精神,也是跨省应急支援机制日益成熟的生动体现。
据统计,南方电网公司在此次抗击台风“麦德姆”过程中,共调度包括海南、云南、贵州等多省力量在内的超过2.1万名抢修人员投入抢修复电工作,展现了中国电力应急保障体系的高效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