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马“本质是一种驯化】明代王士性笔记中说,当时风气达官显贵娶妾喜欢扬

小琪聊历史 2023-12-20 11:22:09

【”扬州瘦马“本质是一种驯化】

明代 王士性 笔记中说,当时风气达官显贵娶妾喜欢扬州女子,因为被训练的好。接受“自安卑贱,曲事主母”的教育,纳妾的士人不用担心”妻妒忌,妾争宠“的烦恼。

“广陵蓄姬妾家,俗称养瘦马,多谓取他人子女而鞠育之,然不啻己生也。天下不少美妇人,而必于广陵者,其保姆教训,严闺门,习礼法,上者善琴棋歌咏,最上者书画,次者亦刺绣女工。至于趋侍嫡长,退让侪辈,极其进退浅深,不失常度,不致憨戆起争,费男子心神,故纳侍者类于广陵觅之。”

于是”养瘦马“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生意。一些穷人家的女孩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有富家领去收养、训练。

“养瘦马”以人物俊丑、聪愚分三等。

第一等,聪明俊秀。养家教她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除梳妆打扮、行立坐卧的风姿外,还专门学习枕上风情。

第二等,一般让她多少识一些字,学两套琵琶、弦子,并学会算计账目,管理家事,做生意。客人娶去,让其掌柜。

第三等,只让她习些女红或挑绒洒线,大裁小剪,也能挣出钱来。有些还学会上灶烹调的功夫,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

养成的”瘦马“有牙婆做中介。这些媒婆心里都有一本册子,各样是啥样、层次、价格,为主顾们推荐和联系。

相“瘦马”,一般由媒人领着看。若是善丝竹的,就让她弹一曲琴;若是擅长绘画,就让她题一幅画。看完一人之后,就用金簪或钗一股插在她的鬓上,名曰“插带”。若看不中,只须出钱数百文,赏给牙婆或家中侍婢。选中才貌双全的第一等女子,插带以后花一千或五百两银子娶回去。这女子的生身父母,不过是接受一份卖身的财礼,多不过一二十两,其余均属收养之家,算作教习的谢礼。

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记有《扬州瘦马》:“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睄睄。’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姑娘:曰自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

清乾隆年间赵翼《陔馀丛考·养瘦马》:“扬州人养处女卖人作妾,俗谓之养瘦马。其义不详。白香山诗云:‘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记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年间,已闻换一主。’宋漫堂引之,以为养瘦马之说本此。”

图 :传唐伯虎作品

0 阅读:0
小琪聊历史

小琪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