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河南人九个骗”,这是2017年郭冬临在春晚小品《取钱》中的一句台词,但是这句话却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还被要求赔偿1亿。 2017年的大年三十,郭冬临在央视春晚上,表演了一个小品《取钱》。 剧中讲的是一个老太太受人蒙蔽,准备将30万存款打给一个叫张翠花的骗子。 眼看老太太就要遭人骗,郭临冬立刻上前阻止,但老太太却不听劝,执意要给骗子转钱。 当时老太太与骗子通电话时,讲的是河南话。 郭临冬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十个河南人九个骗。” 但没想到这句话,却引起了河南籍律师张华山的强烈不满。 他认为河南人的名誉权受到了严重的侵犯,一气之下就将郭临冬告上了法庭。 郭临冬接到法院的传票后,也是吓出了一身汗,立刻打电话给编剧魏新,商量对策。 魏新接到郭临冬的电话时,也是一脸懵的。 这篇小品的台词是他写的,而且打电话给老太太的骗子,也正是他扮演的。 当时魏新为了给老百姓制造一种警示的效果,也为了小品的戏剧性,所以就用了河南话。 本以为演戏终归演戏,谁能将演戏当真。 可张华山却来真了,他觉得这句话让河南人的名誉受损,无端端躺着中枪,所以要求郭临冬给每位河南人赔偿1块钱。 而河南是一个人囗大省,当时的人口总数已达到1亿多,这样算来,郭临冬要赔偿1亿的人民币。 收到这个消息时,郭临冬顿时傻眼了,自己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的付出,就因为这七个字一下就没了。 魏新也赶紧在微博道歉:“作为这个小品的编剧,我向各位网友道歉,小品中骗子说的河南话与郭临冬无关,是我用家乡话配的音,没想到引起大家的误会,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家道歉。” 后来,法院因为证据不足和理由不充分,驳回了这桩案件,加上魏新的真诚道歉,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郭临冬是春晚上的钉子户,一共上过22次春晚,参演的小品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他总能将一个生活中的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因此很深得大家的喜欢,被称为“国民的笑星”。 可是自从这次意外之后,郭临冬的人气就开始慢慢下降,逐渐地淡出了观众的视野。 一句话既能成事,也能败事;既能暖人,也能伤人。 所谓祸从囗出,有时候真的是说多错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的沉默就是金。 一句话很普通,也很珍贵,所以言语的力量不可小觑。 作者|梁小黎 编辑|知愚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