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动机上出现了200多处裂纹,一些焊工专家指着裂纹说“不合格”,一位普通工

真名侃体育 2023-12-13 05:12:21

火箭发动机上出现了200多处裂纹,一些焊工专家指着裂纹说“不合格”,一位普通工人却直言不讳道:“这是假的”。

中国的科技发展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步,这离不开一大批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和付出。

在他们当中,高凤林的名字最令人难忘。

这个普通的农村焊接工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创新,在中国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了中国科研人员奋斗精神的杰出代表。

高凤林1962年出生于河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但高凤林酷爱做简单的玩具和钻研工具,特别是对焊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多年来他靠自学掌握了许多相关技能,后来考入河北技术学院深造。这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自主研制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准备在不久的将来进行首飞。

火箭发动机的制造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薄如蝉翼的大喷管焊接,更是一大技术难题。

喷管由248根厚度仅0.33毫米的细长金属管焊接而成,长度长达900米。

这对焊接工的工艺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管壁烧穿或产生焊接间隙。众多资深工程师都对此束手无策。

高凤林毅然加入攻关小组,白天与专家们共同操作实验,总结经验教训,晚上则在家中钻研英文专业书籍。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使还不到30岁的他身心俱疲。但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滋味,足以抚慰他的全部疲惫。

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尝试,高凤林终于基本解决了“蜘蛛丝”般细管的焊接工艺问题。

然而当专家对焊接产品进行评估时,却意外发现200多处焊接裂纹。场面一度极为尴尬。资深工程师们不约而同地喊道“严重不合格”。

然而高凤林并未因此慌乱。他沉默了一会,平静地分析了焊接全过程,提出这有可能是“假裂纹”。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表现出惊人的定力和理性思维。

在他的坚持下,上级批准采用了更精密的检测仪器,结果证明高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次“空穴来风”般的成功预测使默默无闻的他一跃成名。

5年后,高凤林又在低温超导工件加工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了包括美国专家在内的国际一致好评。

许多高科技公司争相高薪聘请他,有的甚至提供百万年薪和房产。

然而高凤林婉言谢绝,说自己的技术只为中国梦服务。

如今他已成为世界焊接界的翘楚之一,创新攻关96项核心技术,培养大批人才。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推进有他的重要贡献在其中。

高凤林的业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更在于他那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这正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典型写照。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像高凤林这样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正是他们脚踏实地、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和国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高凤林的故事也给后来的科研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和鼓舞。

现在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追随他脚步的技术人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钻研,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这些无名英雄们的默默付出和贡献,正是中国科技事业历久弥新的动力所在。

0 阅读:6
真名侃体育

真名侃体育

爱体育的90后妹子,每天为大家分享原创作品。